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桑子》
《采桑子》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候蛩无语残蝉噤,冷露侵阶。屧印苍苔。

自古针神号夜来。灯摇碎影帘垂地,梦醒空斋。

青鸟音乖。有约黄花几度开。

(0)
鉴赏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思绪万千的画面。

“候蛩无语残蝉噤”,初秋时节,寒蛩不再鸣叫,残蝉也已沉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冷露侵阶”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更迭与环境的凉意,露水轻轻浸湿台阶,增添了几分寒意。“屧印苍苔”,穿着木屐在青苔上留下足迹,这一细节细腻地展现了人物行踪,同时也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与闲适。

“自古针神号夜来”,引用古代传说中的“针神”,在夜晚降临之时被呼唤,这里借以表达对夜晚的特殊情感,以及对某种神秘力量的向往或寄托。“灯摇碎影帘垂地”,灯火摇曳,光影斑驳,垂下的窗帘映衬出室内的一片昏暗,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意境。“梦醒空斋”,梦醒后,主人公独自一人留在空荡荡的屋内,内心充满了孤寂和思考。“青鸟音乖”,青鸟本是传递消息的使者,但此刻却音信全无,象征着信息的中断或情感的隔阂。“有约黄花几度开”,与友人相约,期待着菊花再度盛开的时刻,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对过往、友情、孤独与希望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因放翁以剑南诗稿为赠咏叹之余赋短歌以谢

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
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
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
祗今忠愤欲白头,四海但推言语好。
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
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岂不胜彼公与侯。

(0)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

庚子秋中忆请违,先生温语扣还期。
去年匍匋双溪路,迨似当年失母时。

(0)

题{左山右昂}山禹庙石柱

洞庭之阴小山幽,百灵雄卫来高邱。
我当十月值乱离,攜家远逐湖之洲。
湖光接天晚浪静,树色照野晴云浮。
霜黄林头橘柚熟,日冷波底蛟龙愁。
北方兵马想已到,南国城郭谁能收。
我今买酒且消忧,醉舞拔剑挥斗牛。
会须投笔去封侯,斩取盗贼清南州。

(0)

赠周孝子二首

一自仙游去不回,徒令孝子有余哀。
他年华表归来后,知是人间几劫灰。

(0)

寿广东陶漕

一幅飘飘漉酒巾,冰髯霜鬓两清新。
欲知冠冕都无意,自是羲皇上上人。

(0)

赋门同舟赴省举

陈李张黄苏与周,更添徐子分相投。
竹林风月连三郡,北宿光芒聚一舟。
作者定知同议论,争臣顿是合谋猷。
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