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户曾闻古战场,鄢陵处处曰昏黄。
麟符火纛为降虏,豸角危冠拜闯王。
草长祢衡芳草绿,花飞庾亮废楼香。
江鱼不及金陵水,建业从今胜武昌。
三户曾闻古战场,鄢陵处处曰昏黄。
麟符火纛为降虏,豸角危冠拜闯王。
草长祢衡芳草绿,花飞庾亮废楼香。
江鱼不及金陵水,建业从今胜武昌。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续悯乱诗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三户曾闻古战场,鄢陵处处曰昏黄。”开篇即点出战场的遗迹,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动荡,同时以“昏黄”二字渲染了一种沉闷、萧瑟的氛围。
颔联“麟符火纛为降虏,豸角危冠拜闯王。”通过“麟符”、“火纛”、“降虏”、“豸角”、“危冠”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权力更迭的场景,以及不同势力之间的对抗与臣服,暗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颈联“草长祢衡芳草绿,花飞庾亮废楼香。”运用典故,以祢衡和庾亮的故事,象征着历史人物的荣辱兴衰,以及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江鱼不及金陵水,建业从今胜武昌。”以“江鱼”与“金陵水”的对比,强调了水的流动与不变,而“建业从今胜武昌”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暗示了尽管经历了战乱,但新的秩序或希望正在形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