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书斋偶成·其二》
《春日书斋偶成·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渐老追芳苦厌劳,团蒲攲坐首慵搔。

解将一笑醒人眼,多谢红稠屋角桃。

(0)
注释
渐老:随着年龄增长。
追芳:追求美好的事物。
苦厌劳:感到非常疲倦。
团蒲:圆形的蒲草垫子。
攲坐:斜倚而坐。
首慵搔:懒于抚摸额头。
解将:能够用。
一笑:微笑。
醒人眼:使人眼前一亮,振奋精神。
多谢:感谢。
红稠:繁多鲜艳。
屋角桃:屋角盛开的桃花。
翻译
随着年岁增长,追求美好越来越疲惫不堪。
坐在圆蒲上,懒于抚摸额头,心神倦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春日书斋偶成》之二。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情趣和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渐老追芳苦厌劳”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花开花落的追求逐渐感到疲惫不堪,这里“追芳”指的是追寻鲜花之意,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无力再追的哀愁。

“团蒲攲坐首慵搔”,则描绘了诗人在书斋中悠闲自得的情景。“团蒲”可能是书案上的一种装饰,或者是用来压纸的重物;“攲坐”则是指坐在那里不愿意动弹;“首慵搔”则形容诗人的头发凌乱,看起来很是懒散自在。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舒缓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解将一笑醒人眼”,可能是在说诗人对周围事物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笑容,这个笑容如同一种力量,可以唤醒他人的眼睛,让他们看清世间万象。

最后,“多谢红稠屋角桃”则是对书斋中景致的一种赞美。这里的“红稠”形容的是桃花盛开的样子,诗人感激这春天里自然赐予的美好,这些美好的景色成了他生活中的点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和享受简单快乐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其二西涧暑夕怀友

青山一何高,流水一何长。

念君守涧阿,何因共相羊。

及兹暑雨霁,遥夜生微凉。

居然抱幽独,四顾皆崇冈。

而我当此夕,忽复病起床。

徐行大溪上,月在天中央。

众星自隐见,耿耿亦有光。

岂不增感怀,沈吟寄来章。

(0)

病中送杨仲如广文归四明兼简郑以道先生

海上相逢巳十年,都门执别更凄然。

一簪霜发秋风外,万里云帆落木边。

扬子著书应自信,马卿多病竟谁怜。

郑公乡里还经过,为道相思夜雨前。

(0)

送慈上人归雪窦追挽浙东完者都元帅二首·其二

野狐岭上雪纷纷,马鬣新封大将坟。

千古交情见今日,一时豪杰尽惭君。

携瓶满贮滦河水,飞锡还穿雪窦云。

归坐山窗须有约,半龛灯火夜论文。

(0)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其一耕田

东皋南亩雨新晴,杏花欲开菖叶生。

田妇蒸藜来午饷,邻翁荷锸趁春耕。

乌犍引犊村村出,布谷催人处处鸣。

归与儿孙共閒夜,一窗灯火读书声。

(0)

霍丘孙游武林湖山之胜诏之

千顷平湖绕郡城,画船小桨荡春声。

红酣花港风荷密,玉照梅冈雪树明。

烟月长留歌舞地,山川不改古今情。

君行须到峰南北,为觅苍苔石上名。

(0)

四明寓居即事

郡城重镇浙江东,徼道荒芜雉堞空。

于越山川星纪外,故王台榭水云中。

船来蛮贾衣裳怪,潮上海鲜鳞鬣红。

不向旗亭时一醉,行人愁杀柳花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