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唐僧授,凝冰滤蔗浆。
输租连蔀屋,擅利走帆樯。
味压嵰山雪,光欺宋井霜。
缘知雩都县,何减木奴乡。
方法唐僧授,凝冰滤蔗浆。
输租连蔀屋,擅利走帆樯。
味压嵰山雪,光欺宋井霜。
缘知雩都县,何减木奴乡。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尔准的《台阳杂咏(其六)》,描绘了蔗糖制作的过程和其在当地的影响力。首句“方法唐僧授”暗示了制糖技术源自唐代,可能是指唐代僧人传播的制糖技艺。接下来,“凝冰滤蔗浆”形象地描述了从甘蔗中提取糖液的过程,通过低温结晶过滤出纯净的糖。
“输租连蔀屋”写出了蔗糖贸易的繁荣,农户们大量生产以缴纳赋税,连小屋都用来储存。而“擅利走帆樯”则展现了船只满载着蔗糖货物,沿着水路远销四方,利润丰厚。
“味压嵰山雪,光欺宋井霜”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蔗糖的甜度胜过高山积雪,色泽明亮甚至能胜过宋代井水所结的寒霜,展现了其品质之佳。
最后两句“缘知雩都县,何减木奴乡”,“雩都县”可能是地名,而“木奴乡”典故出自《汉书·杨恽传》,指种柑橘之地,这里借指盛产糖蔗的地方。诗人表达的是,雩都县的蔗糖产量和质量不亚于以产柑橘著称的地区,足见当地蔗糖产业的兴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清代台阳地区蔗糖业的繁荣景象及其对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
东山兮云浮,东涧兮雨流。失今不勤兮,曷其有秋。
水淫兮石齧,田碻磝兮一跬九折。
予劳兮何辞,牛奚罪兮从予以羸。
眇良畴兮弥野,独功倍兮刈寡。
虽然不愈于无田而游兮,岁晏凄其桑落之下。
盐民没利家海隅,奔走末业田园芜。
天意似遣阳侯驱,卷水沃杀煎海炉。
怒涛百尺不及逋,老幼十五其为鱼。
耕夫蚕妇来踌躇,百金不易箔与锄。
我公偃息哀其愚,埋掩尸骼赒茕孤。
吾党子仪驰赤驹,口赍公惠人人嘘。
日走百里嫌昳晡,不饮不食颜色癯。
去时万树如束枯,回首绿暗红紫疏。
寄诗百言举其粗,我愧安饱心如苴。
卧理随民欲问安,讣邮俄至废朝餐。
秦川旧会欢如在,汉水新书墨未乾。
丹旐已归人寂寞,素车徒有泪汍澜。
时情冷暖尤无味,一臂相知在肺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