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传言玉女.上元》
《传言玉女.上元》全文
清 / 顾贞观   形式: 词  词牌: 传言玉女

今夕何年,偏觉漏喧人醉。星毬高揭,是星娥手缀。

千树宝华,宁让六宫剪采。幽欢刚趁,密传诗迷。

走过红桥,第三条、忽复会。踏歌声里,听搔头玉坠。

明月暗尘,搀入暖香寒翠。为伊耽搁,梅花清睡。

(0)
鉴赏

这首《传言玉女·上元》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浪漫氛围。

开篇“今夕何年,偏觉漏喧人醉”,以疑问句式引出主题,点明时间是元宵佳节,夜深人静之时,却因节日的热闹而显得格外喧嚣,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节日气氛。

“星毬高揭,是星娥手缀”运用拟人手法,将繁星比作仙女之手编织的珠球,形象地描绘了星空的璀璨,增添了节日的神秘与浪漫色彩。

“千树宝华,宁让六宫剪采”赞美了元宵节装饰的华丽,千树万树挂满灯彩,光彩夺目,不亚于皇宫中的装饰,体现了节日的盛大与繁华。

“幽欢刚趁,密传诗迷”描述了人们在节日中享受的欢愉,无论是私下里的小聚还是街头巷尾的热闹,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甚至有些诗句在人群中悄悄流传,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

“走过红桥,第三条、忽复会”写出了人们在元宵节游走于灯火辉煌的街道,偶遇熟人的情景,增加了节日的亲切感和人情味。

“踏歌声里,听搔头玉坠”描绘了人们在踏歌起舞时,耳边传来女子轻轻搔头的声音,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元宵节的欢快与和谐。

“明月暗尘,搀入暖香寒翠”通过对比明月与尘埃,暖香与寒翠,营造了一种既明亮又朦胧的意境,表达了对元宵节夜晚的独特感受。

“为伊耽搁,梅花清睡”最后以“伊”指代某人,可能是心爱之人,也可能是美好的回忆,表达了因节日的欢乐而暂时忘却日常琐事,沉浸在美好时光中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节日结束后,人们可能会陷入短暂的宁静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与人们的欢乐心情,既有对节日景象的直接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与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顾贞观

顾贞观
朝代:清   字:远平   号:梁汾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637-1714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你喜欢

次韵答陈学之

经年不见陈公子,临眺湖山乐未休。

海鹤昼归云表树,岸花晴照水边楼。

文章自许唐人并,旷达须从晋代求。

多谢向来诗句好,月明思泛剡川舟。

(0)

雪用家舅从吾先生韵时和者数人

六花飞逐北来风,白战诸朋各论功。

岐路不分夷险处,灞桥那得往来通。

光涵万仞神仙窟,冻合千寻海若宫。

欲采黄精迷处所,短衣愁杀杜陵翁。

(0)

清明

落花芳草燕争飞,寒食清明客未归。

山远定劳慈母望,地偏真与故交违。

十年书剑嗟何补,二顷榛芜悟昨非。

羁思不堪长缱绻,几回愁绝送斜晖。

(0)

题曾氏松关白云

白云何处宿,旦暮绕松关。

变化能为雨,氤氲长在山。

湿添枝叶重,晴锁户庭閒。

未可自怡悦,从今愿往还。

(0)

挽黄玉润

未见还堪恨,云亡恨更多。

麟经藏箧笥,马鬣葬山坡。

无复蒲轮召,空闻薤露歌。

高风不可仰,吾道竟如何。

(0)

题娄仲实继志斋

先人诲后人,后人继先志。

所遗非籯金,一经乃传世。

萧然坐幽斋,斋外列丛桂。

静观河洛图,造化有深意。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