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到此,一到失清公。
影相丹崖月,袈裟碧树风。
人皆梦幻耳,世在去来中。
短咏酬长别,芭蕉古院东。
三年不到此,一到失清公。
影相丹崖月,袈裟碧树风。
人皆梦幻耳,世在去来中。
短咏酬长别,芭蕉古院东。
这首明朝诗人屠滽的《悼清公》表达了对已故友人清公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三年不到此”,透露出诗人与清公已有三年未见,这次相见却已是清公离世,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次句“一到失清公”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清公突然离去的震惊和悲痛。
第三、四句通过描绘清公的影子映照在月光下的丹崖和他身披的袈裟随碧树微风飘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暗示清公虽已逝去,但他的形象和精神犹在眼前。
第五、六句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认为人生如梦,世间万物都在生灭变化之中,清公的离世只是生命轮回的一部分。这种哲理性的思考,既是对清公的悼念,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短咏酬长别,芭蕉古院东”,诗人以简短的诗句表达对清公的深深告别,将场景定格在古院东边的芭蕉树下,寓含着无尽的哀思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烟水隔殊乡,又匆匆误了,蹋青时候。
一别几多时,河桥外、官柳青条犹瘦。
君来为问,渡江桃叶曾来否。
生怕木阑双艇子,只道故人依旧。
孤村寒食*寻,料归期渐近,花开休骤。
油壁耐东风,先拌取、同醉乱红千亩。
凭阑望久。
几番魂断烟中岫。
从此相逢休草草,莫对夕阳搔首。
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
昼楼在否。
几东风怨笛,凭阑日暮。
一片闲情,尚绕斜阳锦树。
黯无语。
记花外马嘶,曾送人去。
风景长暗度。
柰好梦微茫,艳怀清苦。
后期已误。
翦烛花,未卜故人来处。
水驿相逢,待说当年恨赋。
寄愁与。
凤城东、旧时行旅。
江国初寒,云外雁过,怀人烟浪千顷。
短策行吟,荒台延伫,斜日依然照影。
鸥鸟桥边,几负了、扁舟清兴。
旧约蹉跎,新诗冷落,怎堪提省。
故里年来欢事迥。
算何似、向时风景。
倚马朱扉,调筝翠袖,一向新盟冷。
但沉思、游宴处,红楼外、柳条相映。
不见君来,待重寻、山阴夜艇
暮天云,深夜雨。
幽兴到何许。
风拍疏帘,灯影逗窗户。
自从暝宿河桥,露听江笛,久不记、旧游湘楚。
正无绪。
可柰满目清商,萧萧五陵树。
斜掩屏山,肠断庾郎赋。
几回思绕苹花,梦寻兰棹,怕惊起、故溪鸥鹭
去年弭棹龙江市,曾瞻故人衡宇。
树隔琴床,芸香书屋,捣药时鸣清杵。
壶*报午。
想频拂词笺,闲修花谱。
如此幽闲,雅宜连榻听风雨。
多君曳裾相府。
纵风流文采,终带清苦。
借筋筹帷,持杯说剑,长历汉台秦楚。
寻幽访古。
便后约须期,细论重与。
岁晚山中,茯苓还共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