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里》
《东里》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四言诗

葛之漫漫,毋败我垣。河水之清,毋齧我稻田。

余甚劳苦,彼黔不知。余将遂归,其畬其菑。

东里之老,闻余言而嘻。余曰归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夫在田间劳作时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情感。通过“葛之漫漫”、“河水之清”,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农事的繁重与环境的挑战。农夫担忧着篱笆被藤蔓破坏,河流侵蚀稻田,体现了他对土地的悉心照料和对丰收的渴望。

“余甚劳苦,彼黔不知”一句,表达了农夫内心的辛酸与不平,他独自承担着沉重的劳作,而他人却未能理解其中的辛苦。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农民生活的不易和被社会忽视的现实。

“余将遂归,其畬其菑”则透露出农夫对未来的期待与规划,他希望在劳作之余能有收获,无论是耕种还是收获,都充满了对生活朴素的向往。

“东里之老,闻余言而嘻”中,“嘻”字生动地展现了老者对农夫话语的反应,可能是同情、理解或是对农夫坚韧精神的敬佩,这一细节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余曰归哉”表达了农夫对结束劳作、回归宁静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晓登多稼亭三首

过雨梅无半个黄,冬青枝上雪花香。
不须更要风吹面,看著青林意自凉。

(0)

晓晴发芜湖吴波亭二首

雨来初做养禾天,雨久还成害稼年。
今日一晴无准在,金鸦飞出卯牌前。

(0)

晓晴过猿藤迳

厌雨欣初霁,贪程敢晏眠。
排天双壁起,受日一峰先。
入迳惟逢树,无人况有烟。
藤深猿不见,声到客愁边。

(0)

晓行闻竹鸡二首

山行三日厌泥行,幸自今晨得一晴。
又听数声泥滑滑,情知浪语也心惊。

(0)

晓坐荷桥四首

雨後晨前绝爽时,胡床四面是荷池。
荷珠细走惟愁落,为报薰风莫急吹。

(0)

谢陈希颜惠兔券羓

东郭阿馋驰禓裳,清腹不著烟火香。
姮娥唤入广寒殿,诏许捣药不许尝。
金丹炼成紫皇喜,玉臼自扔银汉洗。
偷将缺吻吸琼浆,蜕尽骨毛作仙子。
鬓丝吹落桂枝风,人间封作管城公。
先生何许得,尸解貌如枯。
蟾带玄疥麒,麟脯未必如。
耶律晒羓差不大,先生锦心水雪肠。
银钓珠唾千万章,管城奔命困书囿。
阿皴添身嬉醉乡,老夫去年左车脱。
匙抄烂饭犹戛戛,太息再拜谢阿{左夋右兔}。
尚堪挂壁萦蛛尘,一饭瞻爷齿生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