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担片石。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
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
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
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
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
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
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
武担片石。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
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
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
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
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
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
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
这首词以“疏影”为题,描绘了对一段历史往事的追忆与感慨。词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氛围。
“武担片石”,开篇即点明地点,暗示着一段历史故事的发生地。“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通过“鹃泪”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蜀道上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哀伤的情绪,仿佛是杜鹃鸟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接下来,“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以“瑶轸”和“羽箭”象征逝去的美好时光和英雄事迹,而“残墨”则代表了历史的痕迹,虽已斑驳,却依然承载着往日的记忆。
“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这里引用了曹植的《洛神赋》中的“惊鸿”,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提到了曹植的作品被编入文学集,暗示了这段历史故事在文化上的传承。
“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雷塘”、“玉钩”都是古代地名或物名,此处借指特定的历史地点或事件,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事物不再的感慨。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都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但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无常。而“书客”则可能是指那些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文人,他们与这些自然景象相伴,似乎在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流转。
“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通过“镜黛”和“砌草”这样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流逝的痕迹,让人不禁回想起往日的繁华与美丽。
“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秾华朝露”比喻短暂而美好的事物,这里与“庸非俗”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遗憾。而“阿云”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物,与“书客”一起,共同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最后,“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往事的深深怀念和难以忘怀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在人们心中徘徊不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往事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爰居飨鲁门,虩虩念大荒。
枯藿因风起,虽高故不长。
余本山泽癯,晚收窃岩廊。
夕陪鸾凤栖,朝与群龙翔。
荏苒历再秋,鬓发日以霜。
萋菲亘天至,其究乃我臧。
归计业已成,离思故难忘。
愿垂金石契,申此缱绻章。
兹桥绾群流,并割三山半。
举头一峰尊,翼者亦簪汉。
下有突星濑,怪石鸟兽窜。
宵行或见怵,燕坐出深玩。
窈窕径复通,蜿蜒势中断。
白石纡清流,信意可枕盥。
稍南穴其背,忽得天地观。
却顾所入山,依依在几案。
念此回环机,欣然一笑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