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犀花下怀石翁先生》
《木犀花下怀石翁先生》全文
明 / 张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木犀香透越山云,记得根从海上分。

恨杀西风夜来恶,一枝摧处正愁君。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名为石翁先生的怀念之情,通过木犀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首句“木犀香透越山云”,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木犀花的香气比作穿透了越山之上的云雾,既形象地展现了木犀花香气的浓郁与悠远,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深远与绵长。木犀花的香气仿佛跨越了山川,直达远方,象征着诗人对石翁先生的思念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次句“记得根从海上分”,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石翁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根”不仅指木犀花的生长源头,更隐喻了两人友谊的根基。将友谊的起源追溯至遥远的海上,既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珍视,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独特。

第三句“恨杀西风夜来恶”,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西风的不满与怨恨。西风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象征,它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风力,更暗含了诗人对某种外界因素破坏美好事物的愤慨。夜中的西风“恶”行,破坏了木犀花的美丽,同时也象征着某种力量破坏了诗人与石翁先生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最后一句“一枝摧处正愁君”,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爆发。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石翁先生遭受不公或不幸的深切忧虑和哀愁。这不仅是对石翁先生个人命运的关切,更是对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深情呼唤。在木犀花被西风摧残的一刻,诗人的心也随之破碎,体现了对石翁先生的深深挂念和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痛心。

整首诗通过木犀花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石翁先生的怀念与关怀,以及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无奈与哀愁。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诩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晚眺松陵

洞庭渺湖水,在昔号名区。

江海此会同,波涛溢其馀。

风壤互推易,良田尽膏腴。

至今三吴地,遂为饶裕居。

虹桥犹在目,青山迥不殊。

欲访三高士,翩翩谁与俱。

(0)

次韵答胡中丞·其二

坐拥貔貅百万兵,一时毡毳避威名。

勤劳总为西人讨,吐握常悬北阙情。

望入云霄孤鹗杳,春回草色四郊明。

平生亦抱先忧志,感激高风欲请缨。

(0)

夜坐

琼南江表更神京,三处相思共远情。

寒漏递催清夜永,愁襟空对一灯明。

(0)

赠徐东园·其三

到地垂杨扫碧苔,蓬丘移在聚春台。

百花烂熳春开遍,更有长春不断开。

(0)

三穷图

利达语易好,穷困颜无光。

我抚三穷图,衋然令我伤。

姑老舅复衰,青龄镇媰孀。

弧辰幸生男,宁知存与亡。

一丝引千钧,顾影增徬徨。

灵根不终閟,春融发寒芳。

孙枝继继出,耸壑淩空苍。

穷也亨所基,节孝为之纲。

幽明两有托,芝庭焕宸章。

(0)

清溪钓矶·其三

檐挂烟蓑带月还,沧浪歌彻水云间。

时常淡饭寒鲈馔,荣辱无关梦亦安。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