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仙观二首·其一》
《谒仙观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马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

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

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

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

(0)
注释
我生:我的一生,此生。
羽化:指修行成仙,灵魂升天。
斋沐:斋戒沐浴,表示虔诚和洁净。
仙居:神仙居住的地方。
葛蔓:葛藤,一种爬藤植物,这里形容荒芜。
丹井:炼丹用的井,常与道教修炼相关。
石函:石制的盒子,用于保存重要物品。
道书:关于道教教义、修炼方法的书籍。
寒松:耐寒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
偃侧:倾斜,此处形容松树姿态各异。
灵洞:有灵气的洞穴,常被认为是仙人居住或修炼之地。
清虚:清新而空旷,形容环境幽静。
一就:一旦,一经。
泉西:泉水的西侧,代指清泉处。
云中:云雾之中,形容高远或仙境般的环境。
药蔬:草药和蔬菜,修行者的食物。
翻译
我渴望超脱尘世得道成仙,沐浴净身后造访神仙的居所。
葛藤缠绕遮蔽了炼丹的古井,石盒中收藏着修道的典籍。
寒冷的松树多姿地倾侧着,神秘的洞穴处处透着空灵之气。
在清泉边饮水一次,便在云雾中采摘草药和蔬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追求羽化成仙的愿望与生活情景。开篇“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渴望,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选择了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建造了自己的仙居。

“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则描写了诗人修炼之地的环境。葛藤缠绕的古井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而“石函盛道书”则显示出诗人对道家典籍的重视,这些书籍被珍藏在石制的匣中,既安全又庄严。

接下来的“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进一步渲染了仙居的神秘与宁静。冬天的松树因为寒冷而弯曲,灵洞则是指那些幽深、空旷的地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景象。“一就”意味着悠闲自得,“泉西饮”则是指在泉水边品味天然之美,而“云中采药蔬”则是修道者常有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尊重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马戴

马戴
朝代:唐   字:虞臣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生辰:799—869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读王伯大都承奏疏

曳紫腰金满阙庭,被渠唤作集瓜蝇。
适从何处来居此,面目人嫌鬼亦憎。

(0)

嘲解十首

方圣时平谏诤无,子胡不善效辕驹。
庸庸随物例多福,皦皦出尘良易污。
填海谁怜精卫苦,移山可笑此翁愚。
鸣钟鼎食不知爱,却爱山中饭粝粗。

(0)

挽宁宗皇帝章六首

驿报行天下,君王弃万几,鹤翔云汉远,龙向鼎湖飞。
杞国天初隐,咸池日尚微。
临轩思往事,备泪不停挥。

(0)

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

陛前苦语犯龙鳞,朝退还遭丞相嗔。
连削六阶为下吏,只饶一死与间身。
命天所付须安分,贫士之常莫语人。
惟有梅花无冷暖,玉堂茅舍一般春。

(0)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

峨豸居乌府,时方豹守关。
吾惟操白简,渠谩倚冰山。
六馆为增气,群憸觉汗颜。
左迁无愠色,青史自斑斑。

(0)

贼平贺本路史禽良叔弥忠四首

建俗轻生自古然,况逢军旅更饥年。
两台顾长酸鼻,一饭无缘得下咽。
发廪救荒宁计日,乞师请命屡牋天。
贼平必欲论功报,镇抚须居占节能先。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