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县古寺,壁有道玄笔。
晃晃缨络躯,渺渺烟雾质。
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
泥去墨亦尽,惨淡意都失。
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
毁弃加弗敬,请论如汉律。
罗汉院塔影,颠倒难致诘。
稗书志海翻,此理殊未必。
今君所归路,正向此中出。
况有吊古才,仰天痛呼屈。
勿称荒唐言,析理资按述。
其馀传播咏,淋漓满箱帙。
栖霞者悲壮,茅洞者清逸。
珍题倘相命,当第为甲乙。
句容县古寺,壁有道玄笔。
晃晃缨络躯,渺渺烟雾质。
一堵最光怪,朱泥久堙郁。
泥去墨亦尽,惨淡意都失。
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
毁弃加弗敬,请论如汉律。
罗汉院塔影,颠倒难致诘。
稗书志海翻,此理殊未必。
今君所归路,正向此中出。
况有吊古才,仰天痛呼屈。
勿称荒唐言,析理资按述。
其馀传播咏,淋漓满箱帙。
栖霞者悲壮,茅洞者清逸。
珍题倘相命,当第为甲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赠予苏召叟的作品,通过对句容县古寺内道玄笔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物遗存的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敬重。诗中描述了壁画中道玄的形象模糊,色彩黯淡,惋惜其未能得到妥善保护,甚至有被毁弃的可能。诗人借用汉律的严肃性,强调对古迹应有的尊重态度。
接着,诗人提到罗汉院塔影的难以辨识,暗示历史真相的模糊不清。他鼓励苏召叟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要有批判思考,不轻信流言,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最后,诗人赞赏苏召叟的才华,认为他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悲壮与清逸两种风格,如果有机会得到他的佳作,定会予以高度评价。
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学术研究严谨性的倡导,体现了宋诗的深沉内涵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