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其三》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其三》全文
元 / 宋濂   形式: 古风

浚川泉窦疏,不浚川乃塞。

凿牖漏檐明,弗凿坐深黑。

感此益自愧,空负躯七尺。

近方学心斋,万动一时寂。

面对天阙山,终日如宾客。

默默两无言,岩姿澹将夕。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宋濂所作的《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浚川泉窦的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感慨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浚川泉窦疏,不浚川乃塞",诗人以河流比喻社会的治理,暗示若不及时疏通,问题就会积累堵塞。接下来的"凿牖漏檐明,弗凿坐深黑",则进一步比喻开明的沟通渠道对于保持光明的重要性,反之则会导致黑暗。

"感此益自愧,空负躯七尺",诗人深感惭愧,觉得自己虽然拥有七尺之躯,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近方学心斋,万动一时寂",他转向内心修炼,追求一种静谧的心境,即使面对巍峨的天阙山,也能如宾对待,保持平静。

最后两句"默默两无言,岩姿澹将夕",诗人与山相对无言,只有岩石的姿态在夕阳下显得淡然宁静,表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宋濂

宋濂
朝代:元   号:潜溪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生辰:1310—1381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猜你喜欢

寄怀陆循良先生四首·其三

绝意纷华百不求,先生自是忘机俦。

山深林密长遗世,可是淮南身后不。

(0)

和邑令郭愚谷先生中秋遣怀

今夕谁家秋兴多,团圞应不让嫦娥。

倘然造化无知识,佳节寻常一例过。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三十一

鸭绿鹅黄满市中,霜刀供馔缕轻红。

加餐便忆坤司马,不比无端主簿虫。

(0)

建溪恋竹

一见此君便有情,况临浮碧涵虚清。

行边不忍抛君去,敬写君真作伴行。

(0)

见武夷二首·其一

日日问山水,今日见武夷。

点头一段意,山灵知不知。

(0)

送刘举人归临汾

石城城门骑马出,龙江江船破浪行。

钟山过去忽百里,太行到时还几程。

蚤依日月有季父,朝簉鹓鹭多难兄。

老夫从此饮社酒,留耳好听春雷声。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