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振上人归永康》
《送振上人归永康》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未发足时已超越,万里岷江滥觞发。

瞻风拨草走天涯,滔天汩汩谁能过。

太湖死水混不得,浊泾清渭明如日。

重向西湖疏正脉,渺渺狂澜归一滴。

只今滴水既还源,四海一味忘中边。

岷山之人莫轻忽,平地行看涨溟渤。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诗人以“未发足时已超越”开篇,寓意在行动之前已有超脱的智慧,引出对自然河流源头的探索。岷江作为长江的发源地,象征着事物的起源与本质,诗人通过“万里岷江滥觞发”描绘了其源远流长的特性。

“瞻风拨草走天涯,滔天汩汩谁能过”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风与草赋予生命,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人在追求真理或目标时的坚韧不拔。太湖被描述为“死水混不得”,强调了纯净与清澈的重要性,而“浊泾清渭明如日”则进一步对比了不同状态下的水流,凸显了清晰与浑浊的区别。

“重向西湖疏正脉,渺渺狂澜归一滴”揭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统一,西湖作为汇聚之地,象征着万物归一的哲学思想。最后,“只今滴水既还源,四海一味忘中边”表达了宇宙间万物皆有其根源,且相互关联,不分彼此的深刻哲理。诗人以此鼓励人们,即使身处平凡,也应有如岷山之水般超越自我,最终汇入浩瀚大海的胸怀与勇气。

“岷山之人莫轻忽,平地行看涨溟渤”作为结语,提醒人们不要忽视身边的平凡事物,因为它们可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与可能性,如同岷山之水,虽从高处跌落,却能掀起惊涛骇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寓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启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寄兄子才

长路迢迢江水寒,潇潇梅雨客衣单。

无言但劝归期早,有泪多从别后弹。

新暑乍来应保重,高堂虽老幸平安。

青山寂寞烟云里,偶倚栏干忍独看。

(0)

秋斋閒咏

閒庭扫落叶,秋月上林梢。

竹老穿山径,槐稀露鹊巢。

描花嫌纸窄,学字借书钞。

拟制玫瑰酱,频呼小婢敲。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二十八

碧落高寒兴正酣,谁将拓本寄江潭。

水澄文荇波三折,山拭晴岚石一函。

妙手真从天半倚,愁心全向笔端含。

浮图顶上曾题遍,千佛名经献彩昙。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十四

湘妃写恨满琅玕,共此秋心入塞翰。

琴外送声传妙趣,江头落影漾文澜。

渐高勒帛银河近,小注凌波锦袜乾。

结想衡阳峰顶上,那教俗手揣毫端。

(0)

雁字三十首次韵·其十

足下风烟任剪裁,何人能识倚天才。

久从碧落碑前过,直到青云梯上来。

吴楚通流波并偃,关山列阵笔难摧。

频将游雾萦空法,写向危峰第一隈。

(0)

夏夜

凉风送远钟,露湿桐阴薄。

斜月影沈西,卧见榆花落。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