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世多有,张角始汉季。
角一妄男子,造乱何容易。
外挟万灾黎,中通十常侍。
伏莽燕寝间,诸将徒麾帜。
宁知五斗米,常侍暗为地。
封谞与徐奉,发觉劳捕治。
斯时天亦怒,剪除当以次。
张让亟叩头,怒解仍无事。
古今变虽殊,往往出所备。
从来忧宦官,成败灿曩记。
覆车乍惊奔,继轸还遒至。
咸虞近不逊,孰料远生怼。
旁皇绎圣言,弥隙将奚自。
谞等虽伏诛,让辈繁其类。
骟马不可骑,饥鹰自然鸷。谁当守王闲,?御箴在位。
邪教世多有,张角始汉季。
角一妄男子,造乱何容易。
外挟万灾黎,中通十常侍。
伏莽燕寝间,诸将徒麾帜。
宁知五斗米,常侍暗为地。
封谞与徐奉,发觉劳捕治。
斯时天亦怒,剪除当以次。
张让亟叩头,怒解仍无事。
古今变虽殊,往往出所备。
从来忧宦官,成败灿曩记。
覆车乍惊奔,继轸还遒至。
咸虞近不逊,孰料远生怼。
旁皇绎圣言,弥隙将奚自。
谞等虽伏诛,让辈繁其类。
骟马不可骑,饥鹰自然鸷。谁当守王闲,?御箴在位。
这首清代诗人王芑孙的《读史(其一)》通过对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领袖张角的描绘,揭示了历史上的宦官干政现象。诗中提到张角借助宗教煽动民众,内外勾结,十常侍暗中支持,最终引发动乱。虽然朝廷对张角的同党如封谞、徐奉等人进行了严惩,但张让等宦官并未受到根本性打击,反映出权力结构的复杂和历史循环的悲哀。
诗人通过这一事件,警示后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宦官专权的问题始终存在,历史上对此类问题的忧虑和教训历历在目。他借用“骟马不可骑,饥鹰自然鸷”的比喻,暗示阉割后的马匹不再可靠,同样,放纵的权力会滋生贪婪凶猛的野心。最后,诗人提出疑问,谁应坚守君王的正道,保持国家的秩序,这正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性强,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意识,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历史教训的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