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望平原上,茫茫烟草滋。
风花寒食路,儿女断肠时。
阅世黄尘暗,怀人白舫迟。
韶光看欲暮,只是雨丝丝。
试望平原上,茫茫烟草滋。
风花寒食路,儿女断肠时。
阅世黄尘暗,怀人白舫迟。
韶光看欲暮,只是雨丝丝。
这首《寒食》由明代诗人潘鹍所作,描绘了寒食节时节的凄凉景象与深沉情感。
首句“试望平原上,茫茫烟草滋”,以广阔的平原为背景,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蒙、寂寥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对往昔时光的遥望,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逝去。
“风花寒食路,儿女断肠时”一句,将自然界的风花与人间的情感相联系,寒食节本就充满哀思,加上风花的飘零,更添几分愁绪。儿女在此时此刻,或许正沉浸在对亲人的思念中,难以自拔,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深切同情。
“阅世黄尘暗,怀人白舫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黄尘暗喻世事沧桑,怀人白舫则象征着对逝去之人的怀念。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最后,“韶光看欲暮,只是雨丝丝”以夕阳西下、细雨绵绵的景象收尾,既是对一天即将结束的感慨,也是对生命终将逝去的无奈。雨丝仿佛是泪水,滴落在大地上,也滴落在读者的心头,引发深深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寒食节特有的哀伤氛围,以及诗人对于生命、时间、离别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