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其二》
《和余子美即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公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黉堂归去葛衣轻,怪底形容太瘦生。

抖擞悭囊偿酒债,安排崄韵主诗盟。

妖韶梅老自馀态,滋味韩休薄大羹。

强策驽骀追逸驾,不堪才力但平平。

(0)
翻译
穿着葛衣轻松返回学堂,为何我显得如此消瘦?
抖擞精神,从钱包里拿出钱来偿还酒债,准备以险峻的韵律主导诗人们的约定。
尽管梅花已老但仍保留着美丽的姿态,我对韩休的品味是淡泊大羹的风格。
试图驾驭劣马追赶快马,只因才能有限,只能做到平凡无奇。
注释
黉堂:古代的学校。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轻便凉爽。
形容:外貌,形态。
酒债:借酒产生的债务。
梅老:老梅花,喻指年老但仍保持风姿。
韩休:唐代官员,以清廉简朴著称。
大羹:古时的一种简单菜肴,比喻朴素的生活方式。
驽骀:劣马,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逸驾:疾驰的马车,比喻杰出的人才。
才力:才华和能力。
平平:普通,平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题目为《和余子美即事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轻松的葛衣形象回归学堂,感叹自己身形消瘦,可能是生活或心情所致。他决定振作精神,用节俭的钱财偿还酒债,并积极参与诗歌创作,希望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接着,诗人提到梅花虽已老去但仍保留着美丽的姿态,这象征着即使在困顿中也保持着风骨。他对韩休的品味有所批评,认为他的口味过于清淡,如同对大羹(古代祭祀时的肉汁)的评价。诗人表达出一种不甘于平庸,想要超越自我,追赶那些才华出众者的决心。

然而,他也坦诚自己的才能有限,只能尽力而为,表现了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整首诗寓言性强,既有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有对艺术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而谦逊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宋   号:知稼翁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生辰:1109~1156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送参议王君实之任燕南宪使

儒冠平步上青云,壮岁遭逢世罕闻。

三辅共迎新刺史,六书元数右将军。

滹沱雨后波无际,恒岳窗前草自薰。

日报平反怡寿母,庙堂虚席伫奇勋。

(0)

西内进讲即事·其一

牡丹苞栗药抽茧,曲槛飞香绿渐多。

宿雨初收西掖静,青琴共奏汉廷歌。

(0)

立秋日书事五首·其五

云薄天澄霁,风清昼益凉。

素商将奋振,繁卉畏凋伤。

梦入渔樵社,身惭鹓鹭行。

归装知有日,南国稻粱香。

(0)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其十九

天闲八骏络金羁,仙仗排空立赤墀。

中有日磾勤剪剔,昼开翠幔障炎曦。

(0)

朝元宫

双阁通明映太为,玉皇金殿邃朱扉。

照天万瓦琉璃动,跨水三桥螮蝀飞。

中土角蜗今日定,七真笙鹤几时归。

前朝教主多遗迹,难把兴亡问羽衣。

(0)

三华道中书所见·其一

秋雨才收雨没沙,升平渐复到田家。

村村晒白蚕犹茧,处处吹香稻正华。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