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社日置酒示客》
《春社日置酒示客》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欣欣春色上高台,一雨关河宿雾开。

洛浦宓妃鸿已去,汉家皇后燕初来。

山炉馥郁熏歌扇,锦瑟丁宁侑客杯。

秉烛寻芳君莫倦,欢游才散便徘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shèzhìjiǔshì
sòng / sòngxiáng

xīnxīnchūnshànggāotáiguān宿kāi

luòfēi鸿hónghànjiāhuánghòuyànchūlái

shānxūnshànjǐndīngníngyòubēi

bǐngzhúxúnfāngjūnjuànhuānyóucáisàn便biànpáihuái

注释
欣欣: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色:春天的景色。
高台:高处的平台。
一雨:一场雨。
关河:山河。
宿雾:早晨的雾气。
洛浦:洛水之滨。
宓妃:古代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皇后:皇后。
山炉:山中炉火。
馥郁:香气浓郁。
熏歌扇:熏染着歌扇。
锦瑟:华丽的瑟琴。
丁宁:轻柔地。
侑客杯:陪伴饮酒。
秉烛:手持蜡烛。
寻芳:寻找美好的事物。
君:您。
莫倦:不要感到疲倦。
徘徊:犹豫不决,流连忘返。
翻译
春天的美景映照在高高的平台上,一场雨后,山河间的迷雾散去。
洛水边的宓妃已经离去,而汉朝皇后的燕子刚刚到来。
山中的炉火香气缭绕,熏染着歌扇,锦瑟声声伴着酒杯共饮。
手持蜡烛寻找芬芳,朋友,请不要感到疲倦,欢乐游玩刚散就又舍不得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宴会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际交往的享受。

"欣欣春色上高台,一雨关河宿雾开"两句,通过“欣欣”的叠词传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喜悦,"一雨"洗净了尘埃,让山川河流更加清新。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接下来的"洛浦宓妃鸿已去,汉家皇后燕初来",则是诗人借用历史典故,提及古代美女宓姬和汉皇后的故事。宓姬因其美貌被派往汉朝作为和亲的象征,这里通过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对比,暗示了时间流转与历史更迭。

"山炉馥郁熏歌扇,锦瑟丁宁侑客杯"一句,展示了宴会上的雅致生活。"山炉"和"锦瑟"都是高雅享受的象征,而"丁宁"则传达了一种安静而专注的氛围。

最后,"秉烛寻芳君莫倦,欢游才散便徘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与宴会乐趣的不舍和留恋。"秉烛"即手持蜡烛,寻找花香之意;"君莫倦"则是在邀请同行者不要感到疲惧;而"徘徊"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忍心就此离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文化元素的融入,营造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美好情境。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即事十二首·其一

秋云漠漠日昏昏,积潦连江隔远村。

赖是陈编有馀味,断无车马到衡门。

(0)

离天姥五里入石桥路

江湖方喜脱风波,岭路还惊上下坡。

赖自随身有竿木,南来未怕石头多。

(0)

游石桥三绝·其三

海上群鸥了不惊,山中草木漫知名。

祗应门外苍顽石,犹记幽人曳杖声。

(0)

雨中承厉吉老送芍药色微黄者尤奇戏成二小诗为谢·其二

胜韵幽香敢自珍,静中风味见天真。

乱红千点飘零尽,留得奇葩殿晚春。

(0)

枕上

晓日烘窗度隙尘,朝来光景属闲人。

有时被暖贪浓睡,客到门前且莫嗔。

(0)

赠林桂高二首·其一

子向柯山得所从,天寒滨海致诗筒。

卷中更赌忠斋笔,力障狂澜有二公。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