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北郊作·其二》
《广州北郊作·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髑髅台畔几英雄,血作青燐四野中。

鬼伯不惊魂魄毅,沙场往日共秦弓。

(0)
鉴赏

此诗《广州北郊作(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髑髅台畔的历史场景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英勇的牺牲精神。

首句“髑髅台畔几英雄”,以“髑髅台”这一历史遗迹为背景,暗含着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髑髅台,或指战场上的遗骸堆积之地,此处借以象征战争的惨烈和英雄们的牺牲。诗人以“几英雄”一词,既表达了对英雄们数量之多的肯定,也隐含了对英雄们虽多却终归消逝的感慨。

次句“血作青燐四野中”,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血腥与恐怖。青燐,即绿色的火焰,这里用来形容战场上因鲜血而起的火光,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四野中,意味着这种景象遍布整个战场,无处不在,强调了战争的广泛性和破坏性。

第三句“鬼伯不惊魂魄毅”,通过“鬼伯”这一意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历史厚重感。鬼伯,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守护亡灵的鬼神。此句表达的是,即使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中,英雄们的魂魄依然坚定,不被恐惧所动摇。这不仅是对英雄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性中勇敢、坚韧品质的颂扬。

最后一句“沙场往日共秦弓”,将思绪拉回现实,与开头的历史场景形成呼应。沙场,即战场,秦弓则暗示了历史的久远。这句话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英雄们曾经共同战斗过的场景,以及他们所使用的武器——秦弓,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它不仅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未来的沙场上不再有战争,人们能够共享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人二绝·其一

眼底群山入望来,搀天苍弁独崔嵬。

年来怀抱谁关锁,祇傍登临醉里开。

(0)

次韵古梅二首·其二

玉鉴堂前迹已疏,残香应伴鹤声孤。

郎潜桂隐身藏却,新为梅花著句无。

(0)

信笔戒子种花木·其七

买石虽非自郁林,窠窠尽费俸馀金。

傍人应笑谋生拙,航海梯山枉费心。

(0)

信笔戒子种花木·其五

买宅慇勤为海棠,却因改筑遂移将。

前园褊小邻迁次,好补霓裳断续行。

(0)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其四

冷蕊疏疏开可数,香风羃羃远能闻。

不因脩竹遮拦得,一夜清寒定忆君。

(0)

题金山寺

水月光中全体现,波涛涌处定珠圆。

每因王事参差过,更羡仙山晻霭边。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