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宵辞·其九》
《秋宵辞·其九》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

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

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

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

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

(0)
翻译
我如同浮云般漂泊,没有固定的归宿。
又像孤独的大雁,不鸣叫只在蓼花丛中藏匿。
路边满是青草,默默无声地度过一年又一年。
田野间也有兰花,虽香气四溢却只能任凭尘土掩埋。
这难道是造物者特意让我如此孤独吗?
注释
浮云:比喻无定所、漂泊不定的生活。
孤飞雁:象征孤独和寂寞。
岁华:岁月,时间。
兰:象征高洁,此处指兰花。
造物者:创造万物的自然或上帝。
孤此:形容孤独到极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和深沉的孤独感。"吾身如浮云,缥缈归无家"表达了诗人对于没有固定寄托的哀伤,这里的"浮云"象征着不稳定和自由,而"缥缈"则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牵挂。接着的"又如孤飞雁,不鸣跧蓼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孤飞的雁不发声,是因为它已无心于周围环境,或者是对环境的绝望。

诗人通过"路傍多青草,无语阅岁华"描绘了一种淡漠与时间流逝的情景。路边的青草象征着时光的不断流转,而诗人的沉默则表明了他对于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接受。

最后两句"野外亦有兰,抱香委泥沙。夫岂造物者,故欲孤此邪"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情感投入,以及对万物造化者的疑问。尽管在野外还能找到美丽的兰花,但它们最终也会随着尘世的变迁而消逝。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也隐含了一种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孤独宿命的深刻体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题阙·其九十八

吾怜革除际,诸贤何不辰。

齐黄既首祻,希直亦谋臣。

白刃亘天来,谁能保生存。

桓桓铁尚书,血战挫燕人。

捐脰不肯回,一死识其真。

魏公椒房旧,大义乃灭亲。

下见武宁王,慨焉不辱身。

(0)

题阙·其六十一

景倩实孝廉,精心事苫块。

虽详褚公譬,谁能使居位。

一朝遘国忧,扶携入趍卫。

宋栋垂欲倾,一木焉足赖。

父子同所归,怡然见先帝。

子野竖儒生,咄咄计成败。

(0)

题阙·其三十七

维汉有宣哀,隆亲仅王号。

知者犹谓私,凛然太和诏。

窃窥仁人志,既考而复庙。

批鳞见臣节,因心亦子道。

权佐修其郤,陈章托媚奥。

自诧万古纲,能无万古笑。

(0)

题阙·其三十四

范公悲汉亡,坐卧一车裀。

三十六载中,不笑亦不嚬。

声在咽喉间,畴能闭其呻。

万古宇宙间,一见有心人。

次则颜见远,慨然能致身。

宁为江陵鬼,不作建康臣。

顿令首阳薇,奕奕神更新。

(0)

四十咏·其七刘佥事凤

西京祀以远,浸淫成六季。

杨马虽沈沦,余波尚绮丽。

子威负奇者,冥搜复傍缀。

遂令一代业,灿若云锦制。

所虞白凤凰,飘瞥毫端逝。

(0)

病中檐外石榴花盛开

病卧高楼伤客心,隔帘花发昼阴阴。

朱房宿露辉朝日,碧叶穿云映远岑。

大碗移栽今满地,茂陵回首欲沾襟。

一枝为插如年少,愁鬓天涯不上簪。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