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
诸公难入眼,不用总如眉。
得价婆娑重,投閒懒散宜。
三年何足道,坚判百年期。
脩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
诸公难入眼,不用总如眉。
得价婆娑重,投閒懒散宜。
三年何足道,坚判百年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自然场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态度。开篇“脩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两句,脩竹即筚竹,是一种细长的竹子,这里指代幽静的地方;道人则是佛教僧侣的通称,但此处可能只是泛指过着清净生活的人。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营造出一幅远离尘嚣、心无旁骛的画面。
“诸公难入眼,不用总如眉”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淡漠与超然。 诸公指代世间纷争或是权贵之辈,这里意味着诗人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和世俗的喧嚣感到厌倦,不愿意去关注,甚至连眉头都不愿意皱一下。
“得价婆娑重,投閒懒散宜”一句,则是对安适生活的一种赞美。得价,即得到价值或意义;婆娑,形容细长而柔和的样子;投閒,即随心所欲地抛却烦恼;懒散,是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享受与珍惜。
最后,“三年何足道,坚判百年期”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这里的“三年”并非特指,而是一段不算长也不算短的时光;而“百年期”,则是对未来漫长岁月的一个预约或期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待时间的豁然态度,即使过去了三年,也不足为道,真正重要的是坚守内心对于未来长远承诺。
整首诗通过平和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泰清仙界云轮囷,群峰滉洋悬无垠。
呼朋拂袖历磴上,万象一白迷鸿钧。
麻姑池畔鸳鸯井,泉香而洌汲修绠。
携来古鼎试烹茶,雀舌乳花泛清影。
我亦自信有仙缘,几番杖策来层巅。
餐霞吸露润诗腑,吟破白云枕石眠。
挂瓢久熟胡麻饭,食之能令筋骨健。
五体清凉百病除,何须八石经时炼。
白云涧内白云深,云静天青涧壑沈。
茶罢天风吹飒飒,好听松梢万叶吟。
斗室绝尘嚣,澹然清百虑。
一卷读未终,暝色起庭树。
焚膏用三馀,中馈毕群务。
惜此良夜长,疏镫耿兰炷。
明月静罗帷,流辉照简素。
澄怀得微会,知新在温故。
清幽庾信诗,绮丽相如赋。
朗诵恍有神,流连得真趣。
渐闻林鸟啼,疏帘透风露。
乡关望不极,离别日已久。
不尽倚闾情,空馀泪盈袖。
东风滞归鸿,离思苦相逗。
飒飒北窗风,迢迢水添漏。
辗转不成眠,遥夜长如昼。
霜天鸣杜宇,淡月下窗牖。
虹桥在何许,缥缈不能渡。
嫦娥怜寂寞,指点虚无路。
朦胧云雾起,倏忽百馀里。
不闻风涛声,归心静如水。
扶桑标旭日,浮霞散罗绮。
回看半掩扉,依旧苍筤里。
绣闼尚依稀,屏开篆缕微。
帘栊鹦鹉报,阿弟笑牵衣。
连袂趍瑶砌,承欢出锦帏。
刍尼晨报喜,镫蕊夜悬辉。
寒梅香乍坼,话雨西窗夕。
新茗瀹龙团,琼芝泛苍柏。
日暖画堂前,飞觞醉绮筵。
椿萱同介寿,姊妹各披笺。
酒酣携紫佩,飞花点衣袂。
散步下阶墀,风细鸟声碎。
草色漾新痕,松风拂深翠。
流连心神怡,此乐不可再。
云烟倏渺渺,惊雷堕天表。
肃然动魂魄,曙色横窗晓。
乡国杳何之,帐冷残镫小。
似闻慈母语,絮絮犹未了。
《志梦》【清·张?英】乡关望不极,离别日已久。不尽倚闾情,空馀泪盈袖。东风滞归鸿,离思苦相逗。飒飒北窗风,迢迢水添漏。辗转不成眠,遥夜长如昼。霜天鸣杜宇,淡月下窗牖。虹桥在何许,缥缈不能渡。嫦娥怜寂寞,指点虚无路。朦胧云雾起,倏忽百馀里。不闻风涛声,归心静如水。扶桑标旭日,浮霞散罗绮。回看半掩扉,依旧苍筤里。绣闼尚依稀,屏开篆缕微。帘栊鹦鹉报,阿弟笑牵衣。连袂趍瑶砌,承欢出锦帏。刍尼晨报喜,镫蕊夜悬辉。寒梅香乍坼,话雨西窗夕。新茗瀹龙团,琼芝泛苍柏。日暖画堂前,飞觞醉绮筵。椿萱同介寿,姊妹各披笺。酒酣携紫佩,飞花点衣袂。散步下阶墀,风细鸟声碎。草色漾新痕,松风拂深翠。流连心神怡,此乐不可再。云烟倏渺渺,惊雷堕天表。肃然动魂魄,曙色横窗晓。乡国杳何之,帐冷残镫小。似闻慈母语,絮絮犹未了。
https://shici.929r.com/shici/nDxyVP8V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