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霭春晖,幽居山四围。
风梳杨柳瘦,雨润豆苗肥。
树色侵书幌,江光漾钓矶。
地偏心自静,相赏欲忘机。
高阁霭春晖,幽居山四围。
风梳杨柳瘦,雨润豆苗肥。
树色侵书幌,江光漾钓矶。
地偏心自静,相赏欲忘机。
这首清代诗人孙镇的《高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首句“高阁霭春晖”以高高的楼阁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中,营造出温暖明亮的氛围。接下来,“幽居山四围”点明了诗人隐居的环境,四周被青山环绕,显得静谧而远离尘嚣。
“风梳杨柳瘦”通过春风轻拂,让杨柳摇曳生姿,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机。“雨润豆苗肥”则进一步描绘了雨水滋润下豆苗生长得茂盛饱满的画面,富有田园诗意。
“树色侵书幌”写树影斑驳,透过窗户洒在书卷上,增添了读书时的静谧与雅致。“江光漾钓矶”则转向远处,江水波光粼粼,映照着钓鱼的礁石,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辽阔。
最后两句“地偏心自静,相赏欲忘机”表达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心境却因自然之美而变得平静,甚至忘却了世俗的机心,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阁周围的春景,寓情于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休道沾泥惯。记鸾袖乍舞,风情深浅。
几笼鞭冷陌,掩镫幽院。分明粉镜回春面。
问小字、盈盈还盼盼。闲愁绾。
待唤醒梨魂,重话东阑晚。缱绻。
涴衣易恼,点鬓频惊,坠梦荒烟,认取灞柳沈沈,可有绪风偷剪。
量寒剩付差头燕。刚试手、瑶阶寻觅遍。悽更恋。
怕回看、惹草萦沙思何限。任聚散。料未解尘灰愿。
又仙云飘尽,绣帘孤恨无人见。
洞箫谁院宇。渐酒阑烛暗,春随人去。轻阴便成雨。
念青丝牵恨,几将花误。游情最苦。
尽日向、流莺分诉。
莫重来、吹尽香棉,更惜凤钩尘污。
轻许醉鬟留盼,小扇翻歌,锦屏人妒。啼红怨暮。
还暗忆,断肠句。
怕烟江渡后,疏帘空卷,愁结伤春深处。
最无聊、燕去堂空,夜温绣户。
龙池浅色东风缓,春光管城先透。
三起三眠,一波一磔,妆点销寒时候。酥钿九九。
换新样宫绡,墨尘双逗。
鹊尾香中,几呵挥翰玉堂手。
清吟天上事远,御屏宣侍处,玉案茸袖。
六琯光阴,百年文物,不是寻常怀旧。芳韶尽有。
梦不到灵和,雨滋烟溜。自擘菭笺,细填梅蕊瘦。
灌木愁鸦,露莎抛锦,离思暗落回廊。
弹墨单衣,勘书深烛,清欢草草三霜。
看抱叶香枯翳镜,连雨萍沈败艇。
西风渐老,冥鸿去翼成行。
谁许惊尘海角,红荔颗、绊稳北归艎。
蕙帘萝幌,仙书映掌,花药澄湖,虹月英光。
消不得、能言怪石,凿空灵槎,说甚虞翻宅徒,陆贾书新,一夜江湖梦已凉。
梁燕再来,巢尘簌簌,炉穗愔愔,怅望天涯,罢酒阑干,凭谁指与斜阳。
有匪碧岩使,长佩奏琅球。
门前初暑才涨,一室淡于秋。
帘卷峨眉烟雨,袖挟西川风露,满眼绿阴稠。
人物眇然甚,得似此风流。此何时,公犹滞,剑南州。
分明忧在目睫,只凭付悠悠。
未问人谋当否,须信天生贤哲,不只等闲休。
努力崇明德,巨浸要平舟。
挂席过鄱阳,匡庐压湖内。
舟行二十日,一与名山对。
弥旬风雨调,及此霁光贷。
陵峦宿浮阴,绝顶舒叆叇。
豁然峙澄流,近遥有馀态。
出自珠玑口,苍然青壁块。
倏忽暂逢迎,历历诸峰剀。
插石拂层穹,积林吞众薆。
紫氛生其上,将无白日碍。
下飞瀑布泉,潈射奔空溃。
洒落云天珠,势向扁舟碎。
举头一挹之,烟颜坐可靧。
而我览胜怀,初符宿所爱。
敢云默祝开,晴明我适逮。
虽云望中游,眼到身应在。
云间意自清,尘外胸无退。
灵秀远相披,况与明湖载。
因知造物奇,以湖作山配。
二三百里中,依依如襟佩。
横侧一舟行,千岭争向背。
日暮征帆遥,杳然波上黛。
《挂席过鄱阳.癸酉北征之作》【明·郭之奇】挂席过鄱阳,匡庐压湖内。舟行二十日,一与名山对。弥旬风雨调,及此霁光贷。陵峦宿浮阴,绝顶舒叆叇。豁然峙澄流,近遥有馀态。出自珠玑口,苍然青壁块。倏忽暂逢迎,历历诸峰剀。插石拂层穹,积林吞众薆。紫氛生其上,将无白日碍。下飞瀑布泉,潈射奔空溃。洒落云天珠,势向扁舟碎。举头一挹之,烟颜坐可靧。而我览胜怀,初符宿所爱。敢云默祝开,晴明我适逮。虽云望中游,眼到身应在。云间意自清,尘外胸无退。灵秀远相披,况与明湖载。因知造物奇,以湖作山配。二三百里中,依依如襟佩。横侧一舟行,千岭争向背。日暮征帆遥,杳然波上黛。
https://shici.929r.com/shici/SYf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