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浦无多路,停舟且莫行。
不愁潮正逆,少待月微明。
隔岸罾依火,沿汀雁报更。
掩篷虽假寐,时复梦魂惊。
出浦无多路,停舟且莫行。
不愁潮正逆,少待月微明。
隔岸罾依火,沿汀雁报更。
掩篷虽假寐,时复梦魂惊。
这首明代诗人董纪的《浦南待月》描绘了在江边等待月升的宁静与期待之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待月之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和周围环境的静谧氛围。
首句“出浦无多路”,点明了地点,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远离人群,身处江边。接着“停舟且莫行”一句,表达了诗人暂时停下脚步,选择在此停留,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月色充满期待。
“不愁潮正逆,少待月微明”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潮汐变化,内心并无畏惧,反而愿意稍作等待,以欣赏月光初现的美景。这种豁达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隔岸罾依火,沿汀雁报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对岸渔火点点,映照着夜色;而沿河的雁群,似乎在传递着时间的信息,增添了几分诗意和远方的遐想。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情感层次。
最后,“掩篷虽假寐,时复梦魂惊”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他试图在船篷下短暂休息,但月光的美丽和周围环境的宁静却时常让他从梦中惊醒,流露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处江边,等待月升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东方风来吹碧雪,群妃醉蹋瑶池月。
中有仙人萼绿华,珠佩霓裳最清绝。
别来仿佛三千年,綵云梦隔蓬莱天。
蓬莱宫中花鸟使,几见海水为桑田。
东家步障霞绡暖,不惜千金买池馆。
春归红叶玉箫閒,月冷海棠银烛短。
何如托根王君家,不学人间儿女花。
昨日刘郎笑相赠,天台有约饭胡麻。
城南陌上东西路,戴胜飞来桑叶绿。
绿桑枝低挂罗裙,佳人采桑春日曛。
陌头骑马年少客,新着春衫面晰白。
翠鞭时拍马鞯吟,吟高调急惊春心。
女郎遥隔桑陇听,无由一笑开春襟。
低眉踯躅立多时,回头转盻情亦深。
妾为卢郎妇,君有秋胡金。
妾以节奉夫,君以金奉母。
好置美酒寿高堂,君挝鼓,妾万舞。
援筝莫弹陌上桑,筝声哀鸣两心苦。
尝观夏禹贡,扬州下下田。
历商至周汉,唐宋几千年。
渐称极膏腴,庶盛鲜与肩。
迩来困戈鋋,陇畛相弃捐。
虽云东南赋,多瘠少厚全。
恭遇维新朝,限均际幅员。
所以委明公,疆理来旬宣。
口分与世业,多寡无陂偏。
一以国制重,一以民务便。
顷亩弗浮隐,厘撮那盈朘。
置奠邦本固,肇造熙皞天。
山河誓带砺,圣祚万世延。
吾民歌帝力,王道其平平。
真仙构灵宅,洞府何嵌空。
入洞可十里,流水咽其中。
阴岛湿花露,石门度松风。
怪石变万状,寻源竟无穷。
有时起云雾,微径又不通。
触目极杳霭,游心但鸿濛。
路尽忽有天,容光澹空青。
蜕出风露外,了然心目醒。
幽兴殊未已,又还宿云扃。
飞梦即蓬岛,冥心祈道经。
终悲向朝市,尘鬓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