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和赤壁词》
《念奴娇.和赤壁词》全文
清 / 储贞庆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

两点金焦环铁瓮,瓜步临流插壁。

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

滔滔不尽,消磨几许英杰。

一上燕子矶头,旌旗风曳,画角高城发。

六代繁华成往事,自古谁无兴灭。

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

长江天堑,渔舟惯渡明月。

(0)
鉴赏

此词《念奴娇·和赤壁词》由清代诗人储贞庆所作,借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开篇“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以夸张之笔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引出对历史中真正能称得上“千秋人物”的疑问。接着“两点金焦环铁瓮,瓜步临流插壁”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景观,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暗示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

“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三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比喻历史的波澜壮阔,同时也暗含着英雄豪情与命运的起伏。接下来“滔滔不尽,消磨几许英杰”一句,直接点明了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的最终结局——被时间所消磨。

“一上燕子矶头,旌旗风曳,画角高城发”描绘了一幅英雄登高望远、壮志未酬的画面,既有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也隐含着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六代繁华成往事,自古谁无兴灭”两句,将目光从个人英雄转向更广阔的历史长河,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刻感悟。

“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三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自然界的流逝与个人的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有限,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迟暮的感慨。“长江天堑,渔舟惯渡明月”结尾,以长江作为历史的见证,渔舟渡过明月之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寓意着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总有新的希望与力量在不断涌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描绘,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储贞庆
朝代:清

储贞庆,字雪持,宜兴人,诸生。有《雨山词》
猜你喜欢

雪峰化士请赞

藞藞苴苴,潇潇洒洒。

严冷时温若阳春,褊急处宽踰大海。

才开口,平日说。脱空却嫌人,无事谤般若。

有时突出一句乡谈,佛也不能觑他缝罅。

从来闽蜀本同风,相逢自有知音者。

(0)

偈颂六十七首·其十四

指天指地展戈矛,直至如今战不休。

假使群灵都杀尽,一身还有一身愁。

(0)

颂一百则·其五十二

末后句,为君说,明暗双双底时节。

同条生也共相知,不同条死还殊绝。

还殊绝,黄头碧眼须甄别。

南北东西归去来,夜深同看千岩雪。

(0)

偈颂七首·其六

去年今月正今日,北高峰前,冷泉亭畔。

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

几多高价来相酬,尽力相酬酬不足。

今年今日正今时,竹山顶上,栖风亭边。

饥即餐,困即眠,石头为枕草为毡。

永日萧然无个事,白云深处不朝天。

(0)

秋夜忆亲庭有感

碧涧寒侵屋,高林露气清。

空窗闲月色,密竹动秋声。

宴坐游三昧,邻谈喧五更。

两亲今正老,此别不胜情。

(0)

宿山居

中庭淡月照三更,环堵翛然表里清。

深夜欲眠眠未得,一溪秋水枕边声。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