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其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丰富的情感。首先,"弭棹凌奔壑,低鞍蹑峻岐"两句,通过对马鞍和马蹄在险峻山路上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行者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决心。接下来的"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则是从宏观角度展示了江水冲刷出的岸边之险和山峰直达云霄之险,这些自然景象的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人的笔触接着转向"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这里通过对激流中船只和岸边树木倒影的描绘,传达了动荡与变化的生机。紧接着的"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则是对水面氤氲和山峰晚照的美妙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而又神秘的意境。
诗中最后两句"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通过对风吹动芦苇和露珠挂于竹枝上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与情感的流露。全诗结束时的"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的情绪,以及对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深沉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力,更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在情感的丰富和深邃。
百蘤天下多,琼花天上稀。
结根托灵祠,地著不可移。
八蓓冠群芳,一株攒万枝。
孤生淮海上,晚秀清和时。
携赏偶佳辰,暗香盈酒卮。
倾都走庙下,爱玩如调饥。
皦月正交光,薰风正离披。
惟应神仙人,收拾繁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