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渭水屯兵日,司马秦中闲垒时。
远业自能兴汉室,重门何事守坤维。
刘吴溯峡终摧敌,钟邓缘崖亦济师。
自古存亡关付托,谁言双剑系安危。
武侯渭水屯兵日,司马秦中闲垒时。
远业自能兴汉室,重门何事守坤维。
刘吴溯峡终摧敌,钟邓缘崖亦济师。
自古存亡关付托,谁言双剑系安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鲜于侁所作的《大剑山》,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描绘,展现了诸葛亮在渭水屯兵对抗曹魏的重要时刻,以及司马氏在秦中闲暇时对军事布局的考量。诗人强调诸葛亮的远见卓识,认为他的努力最终能够振兴汉室,而大剑山的险峻地形也见证了刘吴和钟邓两位将领如何凭借地利战胜敌人,支援前线。
"远业自能兴汉室"表达了对诸葛亮以智慧和毅力恢复汉朝基业的敬仰,"重门何事守坤维"则暗示了军事防御的重要性。"刘吴溯峡终摧敌,钟邓缘崖亦济师"描绘了战争中的战术运用和地理优势。最后,诗人感慨历史的兴衰往往取决于关键人物的决策和信任,"自古存亡关付托,谁言双剑系安危"点明了领袖人物对于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战略决策的深刻理解。
水花湖荡翠连天。记年年。甚因缘。
斗鸭阑干,云雾踏青妍。
人似风流唐太白,披紫绮,卧青莲。
如今别思浩如川。欲腾骞。隔风烟。
月到天心,人影在长编。
只有此身飞不去,翔雁侧,狎鸥边。
竹外蒲牢挂晚晴,霜威洗出月精神。
山无此客林泉活,诗到兹游景气新。
元是当年郪县北,不知几度梓州春。
梅边认得真消息,往古来今一屈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