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广东解嘲》
《为广东解嘲》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曲江而下水多石,大庾以南山半茅。

相国犹馀心里印,祖师更剩杖头包。

依稀舜乐宜人听,零落韩文任客抄。

气候太偏风土恶,今诗聊解古人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广guǎngdōngjiěcháo
sòng / céngfēng

jiāngérxiàshuǐduōshínánshānbànmáo

xiāngguóyóuxīnyìnshīgèngshèngzhàngtóubāo

shùnréntīnglíngluòhánwénrènchāo

hòutàipiānfēngèniànshīliáojiěréncháo

翻译
曲江水流湍急多石头,大庾山南坡覆盖着茅草。
宰相心中仍留有深刻印象,祖师的禅杖上还裹着旧日的布条。
隐约能听到舜帝的乐声,韩愈的文章散落任由他人抄录。
这里的气候过于独特,风土条件恶劣,我写这首诗只为消解古人的嘲笑。
注释
曲江:指曲江池,唐代长安名胜。
石:石头,形容水流湍急。
大庾:地名,在今江西南部。
南山:指大庾山的南坡。
茅:茅草。
相国: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心里印:内心深处的印象。
杖头包:禅杖上的包裹物,可能象征岁月痕迹。
舜乐:舜帝时代的音乐,象征古老的文化。
宜人听:悦耳动听。
韩文:韩愈的文章。
客抄:他人随意抄录。
气候太偏:指当地的特殊气候。
风土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风俗。
聊解:姑且缓解。
古人嘲:古人对这个地方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为广东解嘲》。诗中,诗人以曲江和大庾岭为背景,描绘了广东地区的地理特点。他提到曲江水流湍急,石头众多,大庾岭上则覆盖着半山的茅草。接着,诗人通过“相国犹馀心里印”和“祖师更剩杖头包”这两句,暗示广东虽地处偏远,但仍有历史文化的痕迹留存,如古代名臣的遗志和禅宗祖师的遗迹。

诗人进一步借“依稀舜乐宜人听”来赞美广东的传统音乐,暗示这里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零落韩文任客抄”则暗指广东文献丰富,可供学者研究。然而,他也指出广东气候特殊,风土条件不佳,这可能是古人对这里的贬低。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通过写诗来回应这些嘲笑,试图缓解广东的尴尬处境,同时也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地方文化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融入了对广东人文历史的反思和自我辩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和机智的应对方式。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八首·其十

南泉提起为诸人,自是诸人眼不亲。

付与赵州呈好手,拈来觌面便翻身。

(0)

牧庵简庵师三人共轴赞

谩说降龙伏虎,徒誇对御谈禅。

莫怪无门担板,佛来也吃粗拳。

(0)

辞世偈

虚空不生,虚空不灭。證得虚空,虚空不别。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七

树凋叶落,体露金风。更问如何,眼瞎耳聋。

(0)

颂古四十八首·其六

拈起花来,尾巴已露。迦叶破颜,人天罔措。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五十

不是护身符,亦非断贯索。

直饶鼻孔辽天,也被这个穿却。

无门老汉还免得么,却请维那下个注脚。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