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法传》
《赠法传》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汎溪边般若航。

斋钵分抟香积饭,午窗对卧净名床。

云山宴坐千春木,尘境难留三宿桑。

欲结他年莲社友,空门气味觉优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chuán
sòng / hóng

zhāntánlínxiàlǎozhīlángǒufànbiānbānruòháng

zhāifēntuánxiāngfànchuāngduìjìngmíngchuáng

yúnshānyànzuòqiānchūnchénjìngnánliúsān宿sāng

jiéniánliánshèyǒukōngménwèijuéyōucháng

翻译
栴檀林中住着老法师,偶尔乘船在溪边游荡般若之途。
斋戒时分,他分得香积厨中的饭菜,午后的窗户边,静静躺卧在洁净的名僧床上。
在云山间静坐,千年古木作伴,世俗纷扰难以留住他超过三夜。
他期待未来能与莲社的朋友们结缘,觉得出家人的生活气息特别悠长。
注释
栴檀:一种珍贵的木材,常用于寺庙建筑。
老支郎:年长的僧人。
般若航:比喻智慧的航程。
斋钵:僧人用来盛食物的器皿。
香积饭:供僧人食用的斋饭。
午窗:中午的窗户。
净名床:僧人修行或休息的床铺。
宴坐:静坐冥想。
千春木:象征悠久岁月的树木。
尘境:世俗世界。
三宿桑:指短期停留。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
空门:佛教术语,指僧侣出家的生活。
气味:这里指生活方式或气息。
优长:悠长,长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汎溪边般若航",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栴檀树下是一位年迈的道人,他偶尔来到溪边,那里有着可以让他心如止水的“般若航”。这里的“般若”一词,常用以指佛教中的智慧,也暗示了诗中人物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斋钵分抟香积饭,午窗对卧净名床",表现了道人的日常生活,他在斋堂里分配食物和香料,午后则躺在清洁的床榻上休息。这两句不仅展示了道人平淡而有序的生活,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逸。

"云山宴坐千春木,尘境难留三宿桑",诗人借“云山宴坐”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千年古木旁,他宴坐其中,而世间纷争与烦恼却如同过眼云烟,不留痕迹。

"欲结他年莲社友,空门气味觉优长",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景和心灵上的满足。他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成深厚的缘分,就像莲花般清净无染。同时,他也体会到了出世间的“空门”生活带来的悠长而甘甜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的理想。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摘星岩

芸馆依岩筑,书窗倒壁悬。

祇应搜绿字,岂是老青毡。

石畔花铺锦,云头鹤渡仙。

夜来灯影射,直与斗星连。

(0)

怀仙志

不入阳台梦,徒悲柳叶颦。

华奁脂散馥,逸藻韵传神。

了却前因业,还归不染身。

倚肩谁密约,怜杀意中人。

(0)

墓上梨花

一春伤薄命,粉脸忆啼痕。

风雨泉台莫,深深独闭门。

(0)

赠生白上人

支提近接海云西,谁辟荆榛法界齐。

刹影萧疏松杉古,禅关深锁绿杨低。

翻经静夜销香印,出定閒时看药畦。

一领衲衣馀岁月,烟霞明媚足真栖。

(0)

寿缜之伯

词坛仙籍姓名存,白板桥东枥马喧。

文苑谁曾承大令,武夷君许宴曾孙。

椒花腊尽初持颂,蓂荚朝来报负喧。

人自度关君闭户,著书何但五千言。

(0)

溪上近况

谈笑陈苔月,溪山一倍都。

鸟声尤可译,花态不堪摹。

入俗眉难画,经时舌欲枯。

越妃墓田在,歌唱旧人无。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