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馆书怀·其二》
《旅馆书怀·其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恰似閒荒院,松门闭寂寥。

催斋常过午,听雨每连朝。

扫地延僧话,裁书谢客招。

茆檐忻日出,向暖护兰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旅馆时的内心世界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首句“恰似闲荒院”,以“闲荒”二字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之所。接着,“松门闭寂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寂静的氛围,松门紧闭,更显出环境的孤寂与深邃。

“催斋常过午,听雨每连朝。”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旅馆中的日常生活状态。斋饭常常过了中午才开始准备,可见时间的悠闲;而听雨连朝,则是通过自然界的雨声,衬托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知和态度。

“扫地延僧话,裁书谢客招。”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扫地迎僧,不仅是对僧人的尊重,也是对清净心灵的向往;裁书谢客,则表明了诗人希望在忙碌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拒绝外界的打扰,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最后两句“茆檐欣日出,向暖护兰苗。”以日出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温暖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成长的关怀。茆檐之下,日光初照,诗人欣喜于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一刻,同时也不忘细心照料周围的兰花,呵护它们的成长。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寓意着他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培育与滋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旅馆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自然、生活、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在静谧与喧嚣之间,诗人找到了自己的心灵栖息之地,表达了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题维摩庵

白云藏古寺,钟磬出东林。

殿覆千年树,台封百尺阴。

一灯悬慧照,片月见禅心。

愿受维摩戒,空山理梵音。

(0)

寄怀郑叔进

已作登楼赋,翻闻出塞歌。

百年为客久,双鬓奈愁何。

病酒秋来瘦,新诗别后多。

怜君持汉节,凿空到天河。

(0)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其八

金刀复汉事逶迤,黄鹄俄传反复陂。

武库再归三尺剑,孝陵重长万年枝。

天轮只傍丹心转,日驾全凭只手移。

孝子忠臣看异代,杜陵诗史汗青垂。

(0)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十四

东海桑田事岂诬,藏舟夜壑本良图。

摸金山欲移三竺,蒸土陂应决两湖。

地媪荒凉忧竭泽,波神刺促怨投珠。

不知系缆江头石,曾见秦人筑塞无?

(0)

落叶

秋声一夜过林西,旧绿新黄响未齐。

共是飘零难久住,何妨憔悴托卑栖。

归除白石迟明月,收拾红笺付小奚。

满地榆钱贫更甚,不堪持赠为儿啼。

(0)

金茅山房读书歌贻吴山带

出游五岳任两足,渴饮三湘便一腹。

名山历尽能几时,且住金茅茹山蔌。

金茅山下茅半閒,主人爱客如爱山。

澹澹流水写情性,浮云来往怡心颜。

我来怜我太无学,置书引客登高阁。

病夫耳目各为主,不见精微见糟粕。

释书三起谢古人,挥手入山种灵药。

灵药初芽合作丸,大珠小珠光错落。

持来照见古人心,不令古人空寂寞。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