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纱·其四题桐阴伫月图,送王琴农北归》
《浣溪纱·其四题桐阴伫月图,送王琴农北归》全文
清 / 程颂万   形式: 词

霓已惊秋问广寒。琴心自在倚阑干。

旧时明月旧长安。

竹底笼云量袖薄,桐阴浣露悒花残。

别愁新聚两眉弯。

(0)
鉴赏

这首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期的词作《浣溪纱·其四》是程颂万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思忆的画面。首句“霓已惊秋问广寒”以霓虹闪烁惊动秋意,引出对远方月宫的遐想,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离别的淡淡哀愁。

“琴心自在倚阑干”描绘了友人王琴农在月下抚琴,心境悠然自得,但倚着栏杆的动作又透露出一丝孤独与期待。"旧时明月旧长安"暗示了往昔的美好时光和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将时空背景与情感紧密相连。

接下来两句“竹底笼云量袖薄,桐阴浣露悒花残”通过描绘竹林中云雾缭绕、桐阴下残花滴露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对友人离去后环境的寂寥感受。

最后一句“别愁新聚两眉弯”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新愁,通过描绘友人脸上的愁容,传递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情感内涵。

作者介绍
程颂万

程颂万
朝代:清

程颂万(1865~1932年),字子大,一字鹿川,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程千帆叔祖父)。清末民初人。少有文才,善应对,喜研词章。虽勤奋好学,但屡试未第,对科举制度遂无好感,而对时局新学甚为热心,为张之洞、张百熙所倚重。曾充湖广抚署文案。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全国率先创办私立湖北中西通艺学堂。同年创设攻木局,引进新工艺,培养漆木良工。
猜你喜欢

送太原房淳德赴上长芦校官廿四韵

曩岁在甲子,我忝登桂籍。

君从河东来,劘垒肆健笔。

相识稠人中,神胜须发黑。

河汾孕灵秀,翛然涧松柏。

文章岂优劣,方晷判得失。

时运或少乖,战艺不幸北。

乾龙飞九五,湛恩逮点额。

受职固匪轻,笑捧告身敕。

音问久寥邈,再遇京尘陌。

或荐诸太常,借径簿领役。

礼文熟讨论,固岂刀笔术。

鹾司巍学宫,俨在漳水侧。

横经属老成,弟子拜讲席。

广文莫厌冷,师道贵名实。

宦业堕素餐,吾党有愧色。

育材登廷珍,计功倍千百。

拿舟载妻子,携书去王国。

别酒借颜红,春衣点头白。

尚忆韩与许,当时同少诎。

士宗掾柏台,才气森崒嵂。

辉卿莎塞下,幕府著劳绩。

小大无弃捐,朝家礼罗密。

贤路辟榛芜,异才应间出。

文运岂偶然,因君重太息。

(0)

寅卿赵柱野宅上对水仙花·其三

瑶台春色每相宜,盆里娇黄逞玉姿。

苔藓半蒙芳叶下,托根慎勿俗人知。

(0)

孙太守环山庄上对芙蓉·其二

一访幽栖眼倍明,花山山下水偏清。

独游江上花饶笑,爱尔秋容似我情。

(0)

题棕庵·其一

高僧说法住名山,秪在孤灯双树间。

怪底禅心犹未灭,双移棕树与云閒。

(0)

康砺峰宅中上元宴集·其二

门连棨戟五侯家,风送鸾笙锦曲赊。

杯泛黄金迟月色,盘行白玉荐春华。

(0)

乙丑冬重过古囊·其一

不到囊山上,于今十二年。

路迷荒草里,寺没古松前。

何处来清磬,空山眷法筵。

倭奴频作祟,无地可安禅。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