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慕圣贤,禔躬凛苍昊。
世事重且艰,一一萦怀抱。
白日忽西颓,川枯山木槁。
鲁阳漫挥戈,杞国忧如捣。
人或诿气数,我独伤伦道。
海羽知衔石,冥魂能结草。
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
成败难逆料,死生任常造。
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
读书慕圣贤,禔躬凛苍昊。
世事重且艰,一一萦怀抱。
白日忽西颓,川枯山木槁。
鲁阳漫挥戈,杞国忧如捣。
人或诿气数,我独伤伦道。
海羽知衔石,冥魂能结草。
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
成败难逆料,死生任常造。
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吴名扬的作品,收录在《咏史二首》中。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事件反思的诗。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部分来鉴赏。
首先,“读书慕圣贤”表达了诗人通过阅读古籍,向往和模仿古代圣贤之德。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出他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学习态度。接着“禔躬凛苍昊”用了四个形容词来描绘历史人物的高洁品格,展示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
中间部分,“世事重且艰,一一萦怀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并将这些感受贮存在心中。紧接着“白日忽西颓,川枯山木槁”描绘了一幅时光流逝、自然景物凋敝的画面,这既是对时间易逝和事物无常的一种感慨,也隐含着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实现的迫切。
第三部分,“鲁阳漫挥戈,杞国忧如捣”中的“鲁阳”和“杞国”很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人物,这里诗人通过这些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最后,“人或诿气数,我独伤伦道”表明诗人对于周围的人们可能的虚伪态度持批评立场,而自己则深感伦理道德的重要性。随后的“海羽知衔石,冥魂能结草”用了两个鲜明的意象来强调个人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
在尾声部分,“昂藏美衣冠,岂忍同屠保”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隐藏自己的高贵品质却不得不与世俗之徒为伍的悲哀。而“成败难逆料,死生任常造”则是对历史发展和个人命运不可预测性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在最后以“天心倘未厌,努力书勋考”结束,这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是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知识追求的坚持。
阴霾如弗作,天地本高广。
点运无停机,寒暑互来往。
自明每自蔽,自病还自医。
虽有开光药,刮磨匪在伊。
子来春正暮,子返秋为期。
归读丧祭礼,崇德乃其基。
至人明训垂,欲仁仁斯至。
吉士多良朋,因寄殷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