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竹穷处,有亭佳可游。
境因吾子胜,客为此君留。
娟净经时雨,萧梢六月秋。
岂无他草树,泾渭不同流。
行到竹穷处,有亭佳可游。
境因吾子胜,客为此君留。
娟净经时雨,萧梢六月秋。
岂无他草树,泾渭不同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官舍后新筑的竹亭,取名"留客亭",并以杜甫诗句"竹深留客处"为灵感。诗人行至竹林深处,发现这个亭子,感到此处环境优美,因为有了友人的存在而更显胜景,连客人都因此不愿离去。竹子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清新洁净,虽已是六月秋意,但竹林依然萧瑟有致。诗人借此表达,虽然周围有其他花草树木,但竹子的独特风姿和高洁品质使它如同泾渭分明,独树一帜。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竹亭的雅致与诗人对友人及竹子的赞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秋露载晞,朔云云飞。盍簪讵几,驾言騑騑。
肃彼前旌,奏此和铃。风骖翼人,遄如流星。
今夕同堂,明发异乡。何以别子,骊歌鸾觞。
林疏壑清,山空鸟鸣。风吹断蓬,与客徂征。
子在在燕,洌洌寒泉。挠不可浊,其流为川。
子在在浙,寒泉洌洌。思子如濯,中心孔热。
石田碌碌,逋税斯督。云谁之故,空其杼柚。
原则有杉,隰则有蓝。糟糠短褐,饥寒所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