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六殿试进士待罪集英殿门二首·其二》
《三月二十六殿试进士待罪集英殿门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虎遮藏造化机,御题过午始闻知。

乾坤阖辟兼文武,云汉昭回具训词。

武帝上嘉真戏耳,放勋清问政如斯。

诸儒莫作公孙子,千载何曾遇圣时。

(0)
注释
遮藏:隐藏,不外露。
造化机:自然法则或宇宙奥秘。
御题:皇帝亲自题写。
阖辟:天地开合,形容天地运行。
昭回:星辰运转。
真戏耳:真正的娱乐,而非严肃之事。
清问政:清明的政治态度,询问政务。
公孙子:指自视甚高、妄自尊大的人。
圣时:圣明的时代。
翻译
九头老虎隐藏着自然法则的秘密,直到午后皇帝御笔亲批才被知晓。
天地开合,文治武功,星辰运转,都蕴含着教诲的言语。
汉武帝赞赏的是真实的娱乐,而非严肃的政务,唐尧帝则以清明的态度治理国家。
学者们不要自比为公卿子孙,千百年来,何时才有这样的圣明时代降临?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科举考试和帝王临策的诗句。通过语言风格和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九虎遮藏造化机,御题过午始闻知。”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科举考试中的试题比作“九虎”,形象地表达了考生面临的问题难度与压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或他人的考试经历的回忆。

“乾坤阖辟兼文武,云汉昭回具训词。”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宏大的宇宙观和历史观,通过对比天地开辟与古代圣王教化四海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参与考试的庄严态度。

“武帝上嘉真戏耳,放勋清问政如斯。” 这两句似乎是在描述历史上的某个场景,或许是汉武帝时期的一次重大决策,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可能在暗示自己或他人的才华得到了赏识。

“诸儒莫作公孙子,千载何曾遇圣时。”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在这里,“诸儒”指代士大夫之类,而“公孙子”可能是对古代某位贤良之辈的称呼。整句话表达了一种时空交错下的怀才不遇的情绪。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科举文化中士子们对于知识、才能认可与历史责任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赵仲礼御史兼呈王侍御五首·其一

文章御史久为郎,南赴金陵道路长。

百粤云山连楚大,六朝烟树入隋荒。

清秋按郡行骢马,落日登台咏凤凰。

新喜诸公振风采,早闻当道去豺狼。

(0)

送杜德常御史赴西台·其二

绣衣此别近如何,骢马西行处处过。

驿树苍茫连灞浐,江花浩荡过岷峨。

三秦久诉诛求尽,六诏仍闻警急多。

早听封章切肝胆,为怜编户困干戈。

(0)

感兴四首·其三

人皆欲富贵,我岂愿贫贱。

青云一差池,如药弗瞑眩。

幼学苦不多,夜思曾得半。

今也发尽白,梳头雪满面。

长恐愧乡闾,一朝死愚懦。

(0)

屡访开元陈高士不值

我亦乾坤一腐儒,杖藜时访白云居。

故人不入江海梦,道士空惊世俗书。

箫史凤归云缥缈,刘郎桃在雨扶疏。

当年亲见东风事,杨柳丝丝二月馀。

(0)

偶成

初啼山鸟篆香斜,荏苒明时玩岁华。

三日雨深春在水,一林烟湿暖生花。

寻盟旧卷钩帘展,开禁新醅隔竹赊。

却忆去年归渐近,半篷残雪上寒沙。

(0)

高渊四时歌·其三

杨柳矶头天万里,长笛一声风不起。

翠洒千峰日映烟,清涵双涧霞通水。

季鹰底事却思归,岂是鲈鱼轻别离。

晚知□悔又何益,湾头钓竿君好持。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