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心古貌清癯,趣在林泉世味疏。
寸碧来从锦江远,九疑分向锡山居。
山中丘壑奴金谷,笔下波澜陋石渠。
我有千峰藏雁荡,擎天一柱插空虚。
二公心古貌清癯,趣在林泉世味疏。
寸碧来从锦江远,九疑分向锡山居。
山中丘壑奴金谷,笔下波澜陋石渠。
我有千峰藏雁荡,擎天一柱插空虚。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金华先生有奇石名碧远携来自蜀陈洪州以诗觅之金华辍所嗜以赠亦一段奇事也予家雁荡群峰错峙皆几案间物因和二公诗颇起乡思寓意断章》。诗中描绘了两位高士的心境与趣味,他们远离尘嚣,向往自然,对世俗之事淡然处之。诗中提到的“二公”指的是这两位高士,他们的形象古朴清瘦,志趣高雅,偏好于山林泉石之间的生活,对世间繁华显得疏远。
诗中还提到了一块名为“碧远”的奇石,它来自遥远的蜀地,这块石头的色泽和质地都极为珍贵,象征着高士们追求的纯洁与高尚。诗中通过这块石头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接着,诗人将自己家中的雁荡山脉与这奇石相提并论,雁荡山的群峰错落,如同桌案上的装饰,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生活的丰富与多样。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高士们的超凡脱俗,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
残照城东,风急处、暮笳声咽。
正卸毂、平原祠外,前行瞻谒。
作郡回思天宝日,九重乐极金瓯缺。
蓦然闻鼙鼓,起渔阳,霓裳歇。卫弹邑,千秋节。
争坐位,千金贴。只拒降斩使,是何忠烈。
犹有祠堂传俎豆,更存心迹书碑碣。
羡双双姓字,弟兄香,常山舌。
绿鬓功名,雅自负、苍髯如戟。
恰又听、玉堂清漏,金门瑶瑟。
风动铃音趋直早,花移砖影挥毫毕。
共一春、携手上高楼,江南客。文蔚起,名薰炙。
庭罗雀,尘凝席。正承华初启,烽烟方息。
击楫谋成台上米,围棋齿折中门屐。
拟升平、朝野献南山,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