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露研珠染素秋,轻黄淡白总包羞。
量空金粟知难买,击碎珊瑚惜未收。
仙友自传丹灶术,状元须作锦衣游。
一枝拟问嫦娥乞,管取花神暗点头。
滴露研珠染素秋,轻黄淡白总包羞。
量空金粟知难买,击碎珊瑚惜未收。
仙友自传丹灶术,状元须作锦衣游。
一枝拟问嫦娥乞,管取花神暗点头。
此诗《红木犀》由明代诗人瞿佑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木犀花的美丽与独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红木犀花的色泽、形态以及与仙人、状元、嫦娥等神话元素的关联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首句“滴露研珠染素秋”,以“滴露研珠”形象地描绘了红木犀花在秋日晨光中的晶莹剔透,仿佛是露珠研磨而成的珍珠,渲染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接着,“轻黄淡白总包羞”则进一步刻画了花朵色彩的柔和与含蓄,如同少女的羞涩,既展现了花朵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谦逊与高洁。
“量空金粟知难买,击碎珊瑚惜未收”两句,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对红木犀花珍贵价值的赞叹。金粟象征着花朵的贵重,珊瑚则代表了其难以获取的特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红木犀花独特魅力的欣赏与珍惜之情。
“仙友自传丹灶术,状元须作锦衣游”两句,运用了仙人炼丹和状元游历的典故,赋予红木犀花以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枝拟问嫦娥乞,管取花神暗点头”两句,以浪漫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红木犀花的愿望,并相信花神会给予肯定的回答。这种对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信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综上所述,《红木犀》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对生活态度的表达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思考。
多少恨。不见旧时风韵。浪蕊浮花都懒问。
江头春有信。誇甚寿阳妆镜。说甚扬州诗兴。
云破月来堪弄影。世閒无此景。
东风吹尽。但一片绿阴,空留春恨。
后土祠荒,飞琼谪久,还喜玉容堪认。
二十四桥夜月,二十四番花信。
便载酒,怕芳菲易老,阴晴难稳。娇困。
羞起晚,伫立画阑,净洗闲脂粉。
沉水浓熏,蜂黄淡染,自有绝尘香韵。
也知世间无对,肯许浮花相近。
凤箫远,待数枝折与,玉峰人问。
江霜一树凄凉叶,惊鸟夜深啼落。
客里相逢,尊前细数,几度雨漂风泊。微吟缓酌。
渐月影斜欹,画阑东角。
只怕梅花,无人看管瘦如削。
江湖容易岁晚,想多情念我,归信曾约。
尘土狂踪,山林旧隐,梦寄草堂猿鹤。离怀最恶。
是酒醒香残,烛寒花薄。一段销凝,觉来无处着。
买陂塘旋栽杨柳,佳人屡辍斋务。
扁舟荡漾亭深处,堪避片云疏雨。明月渚。
有仙子凌波,解佩留芳屿。园丁亦语。
道四美俱全,二难巧遇,杯酒易成趣。
升平相,元与旌阳同许。水云身世希吕。
归来却觅玄真子,不和岳阳楼句。斟佳醑。
怅瑶瑟朱弦,遗曲谁能谱。谈今援古。
听无底书囊,有源诗派,何必种芝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