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省题笔谏诗》
《省题笔谏诗》全文
宋 / 陈渊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志士忧君切,还将笔效忠。

但于心取正,不向字求工。

理自胸襟得,情因翰墨通。

一言毛颖喻,千古史鱼风。

托意挥毫上,成名补衮中。

谁知执艺事,功与诤臣同。

(0)
鉴赏

这首《省题笔谏诗》由宋代诗人陈渊所作,通过“笔谏”这一主题,深刻表达了志士对君王的忠诚与责任。诗中以“志士忧君切”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立场和情感,强调了作为忠臣的忧虑与责任感。接下来,“还将笔效忠”,表明诗人不仅在言语上表达忠心,更是在行动上通过文字来辅助君王,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但于心取正,不向字求工”,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创作理念,即追求内心的正直与真实,而非仅仅追求文字的华丽与技巧。这不仅是对诗歌艺术的高要求,也是对个人品德的高标准,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与艺术的双重追求。

“理自胸襟得,情因翰墨通”,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内心的情感体验和文字的表达,达到了理性和情感的和谐统一。这里的“翰墨”既指书写工具,也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思想,强调了文字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一言毛颖喻,千古史鱼风”,通过比喻毛颖(毛笔)和史鱼(古代直言进谏的官员),诗人表达了自己如同毛颖般为君王服务,又如史鱼般敢于直言,即使面对风险也要坚守正义。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勇气与决心。

“托意挥毫上,成名补衮中”,说明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起到了辅助君王的作用,如同补衮(修补帝王的袍服),体现了其在社会角色中的重要性。

最后,“谁知执艺事,功与诤臣同”,诗人感慨于世人往往只看到艺术家的技艺,却忽视了他们背后对于社会的贡献,将自己与直言进谏的诤臣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自己所从事事业价值的自信与自豪。

综上所述,《省题笔谏诗》不仅是一首展现诗人艺术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作品,更是对忠诚、正直、勇气和奉献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陈渊
朝代:宋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猜你喜欢

广化院

路转几多曲,山登千万重。

未游走马泽,先看斗鸡峰。

高树出云耸,寒泉趁石舂。

徜徉因觅句,时复倚青松。

(0)

次对稼隐病后见寄

自怜数米续晨炊,饥火空时万想虚。

富贵由来如梦鹿,江湖是处可羹鱼。

风轮岁月催人老,水镜襟怀与世殊。

书信柴胡俱不到,空惭多病马相如。

(0)

晚秋

萧萧两鬓竟苍然,况近重阳风雨天。

欲暝江村烟四起,渐寒山馆客孤眠。

叶题旧恨在何处,菊折寒香仍去年。

为忆故人三叹息,东篱沽酒已无钱。

(0)

杂兴十首·其五

紫绶绯裳印佩金,我于数子总无情。

傍人门户传书客,投老田园识字氓。

世变委怀无逆顺,事机到手即功名。

子房收敛英雄迹,谁说神仙在谷城。

(0)

挽徐子愚母

萱花落尽北堂空,龙颔碑铭百尺丰。

鄹纥晚婚无徵在,孟光不嫁有梁鸿。

一官得子荣身后,四世看孙满眼中。

三酹生刍人似玉,故丘狐首此封崇。

(0)

九日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