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新从蜀道还,共招北隐步松间。
何人写出秋风句,付与淮南大小山。
有客新从蜀道还,共招北隐步松间。
何人写出秋风句,付与淮南大小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色的画面。开篇即写“有客新从蜀道还”,蜀道,指的是四川一带的道路,古人常以此为难度,客人能够平安返回,可见其不易。这位归来的客人,与诗中的“我”共同邀请北隐(可能是指隐居于北方之山林的人物)在松间漫步。
“何人写出秋风句”,这里的“何人”并非真正询问,而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以表达对能描绘秋风美景之人的赞赏与期待。这位能够写出秋风佳句的人,其文学才华和感悟力自然不在话下。
“付与淮南大小山”,则是诗人将这份对秋风的赞美与感受,托付给了江南(淮南)的大小山川。这里的“付与”有转交、传递之意,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怀和文学作品能够在自然山水之间流传,得到山川的守护和回响。
整首诗通过对秋风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能写出佳句者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文学艺术的深切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时空,与大自然永恒共存的理想追求。
平生志四方,岂愿宋三窟。
超凌风中骥,振迅霜后鹘。
无何足受湿,步履遽臲卼。
投鍼痛循筋,濯药热透骨。
重缠袜中絖,懒顾囊内笏。
长怀络宾王,旷迈困沉泊。
胸蟠经纶业,与气共振拔。
纷纷灞上旅,太增贵肥腯。
傥其尚细谨,俗眼愈超忽。
临垆指醇酒,洗涤去泥淈。
器宏事果遂,阔步黄金阙。
宿来病殊减,砌域可踔越。
拘挛日既深,得差兴尤发。
湖山想贻笑,相忘两逾月。
霜光著红小,幽香逗疎樾。
风晴春一似,携具任仓卒。
招邀二三子,才思涌难竭。
却愁费吾诗,笔端口方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