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何处是方壶,古木云林著谢敷。
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
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
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
闽山何处是方壶,古木云林著谢敷。
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
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
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寿谢山持礼垣封翁仲秦五十五》。诗中描绘了对谢山持礼垣封翁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这位长者的寿辰祝福。
首句“闽山何处是方壶”,以神话中的仙山方壶起笔,象征谢山持礼垣封翁如同仙人般高洁脱俗,令人向往。接着“古木云林著谢敷”一句,以古木云林为背景,进一步渲染出谢山持礼垣封翁隐逸高雅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其生活品质的赞美。
“芝简并疏偕隐贵,艾年犹及服官呼”两句,运用了“芝简”和“艾年”的典故,前者比喻谢山持礼垣封翁虽隐居但仍保持高洁之气,后者则赞扬其虽年老仍能尽职尽责,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工作的热爱。
“龙门创草千秋史,绛阙真形五岳图”两句,以“龙门”、“绛阙”、“五岳”等意象,描绘了谢山持礼垣封翁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以及其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彰显了其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
最后,“綵服趋庭何以寿,谏垣一卷照青蒲”两句,表达了对谢山持礼垣封翁长寿的祝愿,同时也暗示了其在谏议之路上的贡献,如同照亮青蒲的卷书一般,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谢山持礼垣封翁生平事迹的深情回顾和高度评价,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其个人品质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对古代士人精神的颂扬,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槽头压尽春山绿,槽下真珠泻醽醁。
骚人一笑倾盖盘,满面春风涨红玉。
少陵得此不欲言,乃指八子为中仙。
主人倾盖慕此意,一阁新构堂西偏。
于今世态薄于纸,何必劳心问青紫。
愿君醉我金屈卮,万事过耳同风飞。
醺醺和月尚栽竹,长啸一声归翠微。
宇宙浩无际,主静即其纲。
静非寂以槁,密运治乃良。
公明闿晏灿,忠悫消彊梁。
山河帝居壮,日月天德光。
八荒囿一和,此界均彼疆。
鸱鸮息昼鸣,凤凰梧桐翔。
黔黎歌尔极,逢掖趋大方。
皇风播品物,道辟淑运昌。
枢机不盈握,妙斡见弛张。
奈何动志静,反袂千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