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一带雾初收,碧树丹崖小十洲。
山杂云帆浮水上,江盘螺髻出潮头。
经堂昼寂眠苍兕,石壁晴空挂野猴。
白首闭关僧自苦,花开花落也春秋。
海门一带雾初收,碧树丹崖小十洲。
山杂云帆浮水上,江盘螺髻出潮头。
经堂昼寂眠苍兕,石壁晴空挂野猴。
白首闭关僧自苦,花开花落也春秋。
此诗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色与静谧氛围。首句“海门一带雾初收”,开篇即以海门之景引入,雾气渐散,展现出一片清新景象。接着“碧树丹崖小十洲”一句,将焦山的自然风光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碧绿的树木与红色的岩石相映成趣,仿佛是人间仙境中的小十洲。
“山杂云帆浮水上,江盘螺髻出潮头”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焦山的山水之美。山峦与云帆交织,仿佛在水面上漂浮,而江面则如同螺髻般起伏,潮头涌动,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动态美。
“经堂昼寂眠苍兕,石壁晴空挂野猴”则转而描写焦山的静谧与生机。经堂在白天显得格外寂静,苍兕(一种类似犀牛的动物)似乎在其中沉睡,而石壁之上,野猴在晴朗的天空下悠然自得,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
最后,“白首闭关僧自苦,花开花落也春秋”表达了对僧人的敬意与感慨。尽管僧人可能在闭关修行中经历着孤独与艰苦,但自然界的生命更替——花开花落,却依然遵循着四季的轮回,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焦山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对生命、自然与修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决决穿云出涧初,千回百折到皇居。
行人不敢来饮马,稚子时能坐钓鱼。
内史府前晴滉瀁,云岩观后晚舒徐。
波漫略彴通丹禁,风飏辎軿映画裾。
三月霏烟著杨柳,九秋凉露泣芙蕖。
荒唐莫说流红怨,自是清涟解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