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南张侯至大二年奉御香祷旱历山舜祠雨应是年十二月也》
《济南张侯至大二年奉御香祷旱历山舜祠雨应是年十二月也》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武皇斋祓祷重瞳,近侍含香解蕴隆。

泺水气通云漠漠,绣江波合雨濛濛。

螟蝗不待逢深雪,牧守惟知问太空。

自古精诚多感格,谁云野语出齐东。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济南张侯至大二年奉御香祷旱历山舜祠雨应是年十二月也》描绘了皇帝在济南历山舜祠进行斋戒祈祷以求雨的场景。首句“武皇斋祓祷重瞳”写出了皇帝的虔诚和对祈雨的重视,"重瞳"暗指舜帝,古代传说中舜的眼睛有双瞳仁,象征智慧和德行。接下来,“近侍含香解蕴隆”描绘了侍从们手持香料,气氛庄重而神秘。

“泺水气通云漠漠,绣江波合雨濛濛”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祈祷的氛围,泺水与云雾交融,绣江上雨意浓厚,暗示着天降甘霖的期待。"螟蝗不待逢深雪,牧守惟知问太空"进一步表达了对旱情的忧虑以及对上天的深深询问,希望旱灾能尽快结束。

最后,“自古精诚多感格,谁云野语出齐东”总结全诗,强调自古以来真诚的祈祷往往能感动天地,即使民间的祈雨之言也能引发上苍的回应,暗示了这次祷告可能带来雨水的降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帝祈雨的仪式,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也寓含了对信仰和诚意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念。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次韵晁无斁夏雨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

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

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

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

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

东皋繁草木,兰艾不同科。

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

稍无虫飞喧,复觉蝉语多。

因声作好恶,与物殊未和。

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

百年须下泽,万里付长罗。

先生断百好,尚以诗作魔。

缩子万言手,听渠七字哦。

室迩人则远,燕默劳者歌。

思君得老瘦,触热生积痾。

(0)

回风行

悬流汹汹从天来,南风五日斗不开。

御风起柂虎著翼,冲风系缆颜死灰。

昨日逆风今日回,万人莫挽才浮杯。

篙牵相贺天意得,秋声满帆风倒桅。

去留异态须一怒,造物可得无嫌猜。

(0)

杜侍郎挽词三首·其三

身去风流在,人难玉石分。

平生才一见,治行已多闻。

更觉知音少,还修地下文。

他年九原泪,仍是两冯君。

(0)

谢赵生惠芍药三首·其二

从微至老走风尘,喜见乡园第四春。

独舞东风醉西子,政缘无语却宜人。

(0)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其二

山下游尘不污人,耳边溪水去犹闻。

羡君身世浑无事,坐看青山过白云。

(0)

戏寇君二首·其一

杜老秋来眼更寒,蹇驴无复逐金鞍。

南邻却有新歌舞,借与诗人一面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