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书月朗风清楼扁》
《御书月朗风清楼扁》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宸藻章云汉,星楼接太虚。

千秋馀鸟迹,八体备麟书。

赏踰金笥重,恩同玉历初。

虞薰时自至,汉璧夜长舒。

清袭兰宫外,光承桂殿馀。

宁知丹凤使,重表卧龙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御笔题写的“月朗风清楼”匾额的壮观景象与深远意境。诗人林大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建筑的宏伟与庄严,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首句“宸藻章云汉”,以“宸藻”比喻皇帝的文采如同星辰般璀璨,将皇帝的御笔比作天上的文字,形象地表达了对皇帝文治武功的高度赞誉。接着,“星楼接太虚”则进一步描绘了楼阁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象,仿佛楼阁直入云端,与宇宙相接,展现出楼阁的高耸与宏伟。

“千秋馀鸟迹,八体备麟书”两句,既赞美了楼阁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又暗示了楼内藏有珍贵的文物和书籍,其中不仅有传统的汉字书写,还有各种字体,甚至可能包括象形文字(麟书),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赏踰金笥重,恩同玉历初”则表达了对皇帝赐予的荣誉与恩典的极度重视,将之比作珍贵的金箱和玉册,强调了这份恩赐的价值与意义。

“虞薰时自至,汉璧夜长舒”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暗喻着美好的时光与荣耀如同虞舜时期的薰风和汉代的璧玉一般,自然降临,持续不断,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清袭兰宫外,光承桂殿馀”则描绘了楼阁周围环境的清新与美丽,以及其与周边宫殿相互辉映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楼阁作为皇家建筑群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最后,“宁知丹凤使,重表卧龙居”以“丹凤使”和“卧龙居”为喻,分别指代使者和隐士,表达了对楼阁不仅是皇家的象征,也是文化和智慧的聚集之地的深刻理解,同时暗示了楼阁内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智慧与秘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赞美了皇家建筑的雄伟与文化内涵,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尊重与敬仰,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咏怀三十首·其十四

大言人所怖,小言人所嗤。

所念唇齿劣,不能为朱丝。

兰蕙虽馨香,因风吹庭帏。

哲人秉明志,启口多微辞。

衷情倘未和,谁能沃心脾。

(0)

塞下曲五首·其四

昨日闻弦管,今朝是土堆。

人生不如叶,犹得趁风回。

(0)

木兰花慢

自吹箫伴去,还再住、列仙儒。

想瑶草呼龙,梅花待鹤,诗鬓慵梳。

平生爱寻先隐,冷襟怀、要与俗人疏。

可惜风骚零落,而今才到清都。漫郎曾赋石鱼湖。

流水绕阶除。剩一片涓涓,断云新柳,照影荒渠。

宫奁已销馀艳,觅彩毫、何处写黄图。

说与游人记得,羽觞泛也应无。

(0)

临江仙.人日

屈指春来才七日,行人去去何之。

别离不惯苦相思。倩谁簪綵胜,为我把金卮。

雁后归期全未稳,吟情也比花迟。

江南消息早梅知。疏香官阁梦,冷蕊草堂诗。

(0)

台城路

生绡画出江南梦,而今果饶归兴。

绿拗盈阶,红尖照水,徬佛图中风景。烟霏雪凝。

看水色茶香,故山都胜。

只是风前,鬓丝换却旧时影。

相看共有茶癖,记轻风细雨,催唤烟艇。

秘色窑边,长生瓢畔,细和昌黎石鼎。头网八饼。

怕题起前尘,便劳追省。悟到无言,听流云出岭。

(0)

万年欢.为百有五岁梁淳儒翁寿

绿随青瞳,好眉华发,八公推尔年尊。

膝下公沙龙子,一一多孙。

一百春秋又五,奇龄好,天与东园。

东方妾,大小鸳鸯。蚌胎新产珠媛。

凝脂滑肤作枕,与辟寒燕玉,日夜春温。

玉女明星浆水,两乳相喷。

不使张苍齿落,多饮取、孩笑同喧。

茶枝杖,扶过花村,寿星人喜临门。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