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前韵呈诸友》
《用前韵呈诸友》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少壮轻抛岁月赊,老来那复恋空华。

逢场已觉童心尽,揽辔其如急景斜。

不向竿头思进步,何时浪子得归家。

赵州底事勤行脚,我欲扳他吃碗茶。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用前韵呈诸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轻率行为的反思。

首句“少壮轻抛岁月赊”,诗人回顾年轻时的自己,因轻率而挥霍了宝贵的光阴,如同赊欠时间一般。这种对青春岁月的惋惜之情,透露出一种对过去行为的后悔和自责。

接着,“老来那复恋空华”一句,诗人感叹年岁渐长,再无心思沉溺于虚幻之事。这里的“空华”比喻虚幻、不实在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追求的虚无感。

“逢场已觉童心尽,揽辔其如急景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逢场作戏时,童年的纯真与热情似乎已经消逝,面对匆匆流逝的时间,即使想挽留也显得无力。

“不向竿头思进步,何时浪子得归家。”诗人反思自己是否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而不是像浪子一样四处漂泊。这句表达了对自我成长与回归内心的渴望。

最后,“赵州底事勤行脚,我欲扳他吃碗茶。”诗人以赵州和尚为例,赵州和尚勤于行脚,四处游历,最终悟道。诗人则希望像赵州和尚那样,通过修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表达了一种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时光流逝、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过去的反思与未来的期许。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自述

七十馀年蹇厄身,无端浮海伴征人。

非因松菊荒畦径,其奈封疆起祲尘。

刁斗月明惊旅梦,樯帆风影篆江滨。

中流欸乃随波沸,好续铙歌答紫宸。

(0)

诸侄行绘荔圃长春图各有题咏兼榼酒过酌有歌姬在坐

携壶相访鹤先知,人懒云深扫径迟。

不用莲花开顷刻,只图荔树傲寒威。

轻风拂座翻霓羽,淡月浮杯映黛眉。

醉后林塘还散步,共看花木竞蕤葳。

(0)

寄归余舅·其二

日暮山猿啼,萦怀象阁西。

可无击楫志,清夜喜闻鸡。

(0)

赋赠容贞子因怀其先君旧约

久负登临屐,到来意豁然。

池浮林影渺,山逗翠岚连。

笑语青天外,閒情古木前。

回思畴昔约,翘首白云巅。

(0)

十八日过牛头石

巍峨石壁障中流,深结亭楼小洞幽。

屋傍千峰淩日月,门环一水亘春秋。

种松渐老龙鳞色,解绶时从栗里游。

一榻高悬谁可下,曲江庙界箸前筹。

(0)

九月步吴道师壁间韵·其二

欲还吹帽笑慵疏,衙舍繇来非爱庐。

沤渚澄清秋色老,寒风淅沥树声初。

湖湘几度飞鸿迹,旅邸频惊阵雁书。

紫蟹应知霜后熟,持螯斗酒遍乡闾。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