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临沼露凄清,辇道遥看接岸平。
千叠晓山排落雁,一泓秋水吸长鲸。
烟光倒射功臣阁,蝀势斜拖学士瀛。
不是子云才妙绝,摛词争遣紫宸惊。
芙蓉临沼露凄清,辇道遥看接岸平。
千叠晓山排落雁,一泓秋水吸长鲸。
烟光倒射功臣阁,蝀势斜拖学士瀛。
不是子云才妙绝,摛词争遣紫宸惊。
此诗描绘了太液池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句“芙蓉临沼露凄清”,以芙蓉花映照在池沼之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接着,“辇道遥看接岸平”一句,通过远眺辇道与池岸相接的景象,展现出太液池的辽阔与宏伟。
“千叠晓山排落雁,一泓秋水吸长鲸”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晨曦中的群山与飞雁、深秋的池水与巨鲸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寓意着深邃与广阔。接下来,“烟光倒射功臣阁,蝀势斜拖学士瀛”则进一步描绘了池边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的和谐之美,功臣阁的倒影与彩虹的斜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层次感。
最后,“不是子云才妙绝,摛词争遣紫宸惊”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赞叹,认为其文辞之妙,足以让皇宫中的皇帝也感到惊叹。整首诗通过对太液池景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审美情趣。
云峰大禅师,佛日现真相。
长耳深眸青,圆顶毫光放。
得非惠远流,无乃汤休行。
了心岩壑中,寄迹云水上。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
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
翩翩山云衣,系以孤锡杖。
天龙为护持,泉石作供养。
时焚戒定香,遍阅华严藏。
从游诸弟子,一一大小朗。
我本尘蒙徒,心目稍清畅。
此意良有因,累日得閒讲。
行当谢不敏,作礼合吾掌。
普济在众生,功德不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