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
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
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
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
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南渡之处,习惯了像野人一样随意地乘船出行。"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每天晚上在清澈的水面上玩耍,即使是湍急的溪流也被描绘成能够逆着上游,这些都显示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驾驭。
"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一句中,“山河据形胜”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即山川河流交织,形成了天然的壮丽景观;“天地生豪酋”则是在赞美大自然孕育了伟岸雄浑的气势。这里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最后两句"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张祥之的祝愿,希望他能够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相信有共同理念的人终将相聚。这里所谓“利往”可能是指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而“知音”则是形容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与自然亲近、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