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一》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

但恨东归相值晚,岂知临别更心违。

(0)
翻译
他走在年长者前列,主持重要事务
再次进入王府,左侧的大门紧闭
注释
身先:走在前面。
诸老:众多的老年人。
斡枢机:主持关键事务。
王门:王府。
阖:关闭。
左扉:左侧的大门。
但恨:只遗憾。
东归:向东返回。
相值晚:相遇得太晚。
岂知:哪里知道。
临别:即将分别时。
心违:内心违背了意愿。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

"身先诸老斡枢机"一句,通过“身先”表达诗人主动地走在前面,而“诸老”则指代年龄较大的朋友,“斡枢机”则是古代的一种机械装置,用来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是社会的运转。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处理人际交往或者是社会事务时,总是能处于领先地位。

"再见王门阖左扉"一句,“再见”表明这是诗人第二次见到某个人的住宅,“王门”指的是王家的宅邸,而“阖左扉”则形象地描绘出门户紧闭的景象,暗示着这次相遇并非偶然,而是有所期待或者安排。

"但恨东归相值晚"一句,通过“但恨”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东归”指的是返回故乡或向东方行进,这里可能隐喻着某种回归或者结束,“相值晚”则表明这种相遇发生在较晚的时刻。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这次相逢感到不尽如人意,因为来得太迟。

"岂知临别更心违"一句,通过“岂知”表达了质疑或者是不解,“临别”指的是在分别之际,“更心违”则意味着内心的矛盾和不舍。这里强调了离别时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离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以及面对人生变迁时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上海止于欣甫者累月航海北归舟中有作·其一

为欢亦已侈,祇觉别离轻。

便有还家乐,难堪此夜行。

梦君小儿女,依我尚纵横。

佛住无三日,由来鉴此情。

(0)

浣溪沙.己庚之间叶伯蘧仲鸾叔达昆季时有文宴余爱斯调得数十首离合断续不知为何题也今记忆三首重录于此以作春梦·其一

并载金台二月天。海棠巢下杏花前。

试将明镜照华年。

一晌绿窗才记梦,几回锦瑟未张弦。

伤春无处不堪怜。

(0)

红窗睡.春日过叶叔达碧螺盦

亭子帘垂花暗落。愁未醒、把好春迟阁。

红脂新洗痕犹薄。被雏鬟惊谑。酒病频烦怜汝弱。

悄无语、閒时学字,倦时行药。

此间流转,到喧时寂寞。

(0)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八

也有园林一亩宽,偏逢山寺共追欢。

霜钟细认前朝字,露顶閒携上古冠。

浪迹江湖悲杜老,孤吟风雨似郊寒。

弟兄三两他乡滞,雁影排空几阵看。

(0)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其七

洗净烟梢众绿生,晨炊出屋湿云横。

隔邻香泼新醅熟,徐听相呼剥啄声。

(0)

病起听雨拈得声字·其三

啼痕襟上渍盈盈,心逐云边暗计程。

已是泠泠不堪听,偏和檐铁作秋声。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