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含天泽,南山第一重。
旱时先出雨,阴穴又乘龙。
云影摇诸壑,雷声起半空。
何当大滂沛,尽活四方农。
石壁含天泽,南山第一重。
旱时先出雨,阴穴又乘龙。
云影摇诸壑,雷声起半空。
何当大滂沛,尽活四方农。
这首诗名为《膏泽峰》,是宋代诗人陶弼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膏泽峰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峰的灵秀与恩惠。首句“石壁含天泽”形象地写出山岩仿佛蕴藏着丰富的水源,暗示着其在干旱时期的重要作用。接着,“南山第一重”点明膏泽峰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是南方山脉中的首要屏障。
“旱时先出雨”表达了膏泽峰的神奇力量,它能在干旱时节提前带来雨水,滋润大地。而“阴穴又乘龙”则运用神话传说,进一步强化了山峰作为水源地的神圣地位,仿佛有龙潜藏其中,掌控降雨。
“云影摇诸壑,雷声起半空”描绘了峰顶云雾缭绕,雷声隆隆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最后两句“何当大滂沛,尽活四方农”则是诗人对膏泽峰能普降大雨,使四面八方的农田得到充分灌溉,农民得以丰收的期盼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膏泽峰的自然景观和象征意义,寄寓了诗人对丰收、民生福祉的美好愿望,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和人文关怀。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字呼景濂数燕见,坐命茶,侍命膳,往复咨询常夜半。
温树之署无是非,具以实对心无机。
手调甘露赐绮帛,藏此制作百岁衣。
夫既欲其生,曷又欲其死,谪戍于夔不赦汝。
白首万里身荷戈,识是当时醉学士。
学士那复醉三觞,梦闻师父称太子。
呜呼莲花山下秋风多,鬼些楚辞白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