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沈,雁迹渺。似我离情深窈。
衣襟染、剩泪染征尘,至今难扫。倚斜曛,送远燎。
万翼投林归鸟。乡园在念,旧日吾庐,翠筠空老。
性本宜秋,但渐觉、风云气少。
暮年词赋,倦客京华,此意向谁道。残堞依江表。
杖策频来,时序换了。
怕明朝、眺尽天涯,霜叶微脱路更杳。
鲤鱼沈,雁迹渺。似我离情深窈。
衣襟染、剩泪染征尘,至今难扫。倚斜曛,送远燎。
万翼投林归鸟。乡园在念,旧日吾庐,翠筠空老。
性本宜秋,但渐觉、风云气少。
暮年词赋,倦客京华,此意向谁道。残堞依江表。
杖策频来,时序换了。
怕明朝、眺尽天涯,霜叶微脱路更杳。
这首诗以鲤鱼沉水和大雁南飞的自然景象起兴,象征着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衣襟染、剩泪染征尘"描绘了主人公满心愁苦,泪水与旅途的风尘交织,难以擦拭的凄凉画面。接下来,诗人通过"倚斜曛,送远燎"的动态场景,表达了对归鸟的羡慕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翠筠空老"暗示了家乡的竹林无人打理,岁月流转,物是人非。诗人感慨自己性格本适合秋天的宁静,但现在却感到风云变幻,壮志难酬。他疲倦于京城的生活,却又无处诉说这种情感。"残堞依江表"描绘了江边的残垣断壁,诗人频繁地拄杖前来,感叹时间的流逝。
最后,诗人担忧明天的眺望将只会看到天涯尽头的霜叶凋零,道路更加遥远。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苍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