炷香秋色里,落笔翠微间。
八九开云土,毫芒见峡山。
水花光似拭,幽鸟语如蛮。
不分荆州牧,全胜寓客閒。
炷香秋色里,落笔翠微间。
八九开云土,毫芒见峡山。
水花光似拭,幽鸟语如蛮。
不分荆州牧,全胜寓客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书斋的画面。诗人点燃香炉,沉浸在秋色之中,提笔在翠微之间书写,展现出文人的雅致与宁静。"八九开云土"暗示着纸张的洁白和墨色的深浅变化,"毫芒见峡山"则描绘了笔触的细腻,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远处的峡山景色。
接下来,诗人通过"水花光似拭"形容墨水流动时的光泽,如同清水擦拭过一般明亮,"幽鸟语如蛮"则以鸟鸣声的清脆比喻书法的节奏感,两者相映成趣。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书法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其作品即使不比作荆州牧(古代官职,此处代指高官)的气派,也远胜于寻常寓居之人的闲逸之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书法艺术,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文人雅集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我怀泷厓叟,高义追古人。
入山欲其邃,结茅且卜邻。
得此地主贤,素心慰夕晨。
世情日衰薄,冷暖殊冬春。
频年事奔走,因依望所亲。
何时假息壤,获侣葛怀民。
古人可尚友,前轨庶同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