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
故国遗臣空北望,他乡作客独南归。
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
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
荒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
故国遗臣空北望,他乡作客独南归。
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
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
这首明代诗人王褒的《挽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怀旧的画面。首句“荒台草绿鹧鸪飞”,以荒废的高台和翠绿的草丛衬托出鹧鸪鸟的飞翔,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次句“剑化龙津事已非”,暗指英雄事迹已成过往,暗示了世事变迁和物是人非之感。
第三句“故国遗臣空北望”,表达了诗人作为遗臣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只能空望着北方,却无法回归。第四句“他乡作客独南归”则揭示了诗人的漂泊状态,独自一人向南方归去,更显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两句“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描绘了祠堂在秋雨中显得更加冷清,而诗人曾经的产业也只剩下半掩的门扉,暗示了家业的衰败和生活的萧瑟。
最后两句“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读完先人的遗作,诗人内心悲痛欲绝,不禁问自己,在这桐城何处才能找到一丝慰藉,泪水可能已经打湿了衣襟。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土和过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哀叹。
将裘换酒,促归装南去。买棹春江挈鸥侣。
谢风波宦海、快卸征衫,重话雨,白发萧疏莫数。
愿同千岁寿,尔酌吾酬,旧日相思且休语。
一笑破离愁,绿柳山楼,飞尽絮莺花春暮。
比作醉桃源扫花游,任击缶狂讴,呼天作主。
绿柚垂丸,赪桐缀瓣,秋虫声里凉禁。
檐牙墙角,万籁作商音。
但见溜飞如瀑,堆青处不辨浓阴。
江乡路,他乡骨肉,一样别离心。沈沈。
香篆外,谱花作史,编草成吟。
愧埋头伏案,蠹简搜寻。
敢说国门有价,能易得一字千金。
犹私幸,春风绛帐,偏我受知深。
吴天远秀,荡绿波一镜,杳朗无尘。
望里画楼,此时愁绝送春人。
秾桃淡柳纷相引,燕归容易黄昏。
好花空发,垂丝自结,负了芳辰。
几岁江关赋本,但奔驴共命,唳鹤招魂。
故馆夕阳,沧桑留影照金尊。
临流急泪休轻揾,眼前谁辨清浑。
便催乌榜,东风醉拾钓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