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幕含春度清吹,高烧绛蜡金盘腻。
铜龙滴露夜声沈,老兔崩云秋影坠。
银筝断续檀槽语,紫雾迷濛罩金缕。
蝉衫麟带委罗屏,枕花湿透巫峰雨。
牵丝晓井啼乌急,寒螀吊月香兰泣。
红光渐射菱花台,又拂娇蛾写春碧。
画幕含春度清吹,高烧绛蜡金盘腻。
铜龙滴露夜声沈,老兔崩云秋影坠。
银筝断续檀槽语,紫雾迷濛罩金缕。
蝉衫麟带委罗屏,枕花湿透巫峰雨。
牵丝晓井啼乌急,寒螀吊月香兰泣。
红光渐射菱花台,又拂娇蛾写春碧。
这首《秋夜曲》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既幽美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画幕含春度清吹”,开篇即以“画幕”暗示室内装饰的华美,虽是深秋,却仿佛春意犹存,清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也预示着情感的转折,从温暖舒适转向了淡淡的哀愁。
“高烧绛蜡金盘腻”,接着描述了室内点起的红烛,烛光映照在金盘上,显得格外精致和温馨。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
“铜龙滴露夜声沈,老兔崩云秋影坠”,铜制的水龙头滴落着露珠,夜深人静,只有滴水声回响。远处的山峦间,一只老兔在云层中跳跃,留下长长的影子。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银筝断续檀槽语,紫雾迷濛罩金缕”,银色的筝弦时断时续地发出低沉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紫色的雾气弥漫,笼罩着金线绣制的衣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
“蝉衫麟带委罗屏,枕花湿透巫峰雨”,衣裳如同蝉翼般轻薄,麟带则像龙的鳞片一样华丽,它们被放置在罗屏之上。枕头上的花朵被雨水打湿,仿佛巫山之巅的雨滴,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牵丝晓井啼乌急,寒螀吊月香兰泣”,清晨,井边的乌鸦急促地啼叫,寒露下的虫鸣仿佛在月光下哭泣,香兰似乎也在为这凄凉的景象而哀叹。这些生动的描写,将秋夜的凄清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红光渐射菱花台,又拂娇蛾写春碧”,最后两句描绘了红光逐渐照射到菱花台上,仿佛春天的绿意又在娇嫩的眉毛上显现。这不仅是对色彩的描绘,也是对生命与希望的象征,给整个画面带来了些许温暖与生机。
综上所述,《秋夜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深秋夜晚的独特魅力,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况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