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冉冉下青峰,回合虚无紫气重。
日出天门当汉畤,云深御帐失秦松。
双崖石裂惊龙斗,四月桃开积雪封。
辇道荒芜民力尽,相如禅草且从容。
群仙冉冉下青峰,回合虚无紫气重。
日出天门当汉畤,云深御帐失秦松。
双崖石裂惊龙斗,四月桃开积雪封。
辇道荒芜民力尽,相如禅草且从容。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沧桑。首句“群仙冉冉下青峰”以仙人降临的神话意象,烘托出山势的高峻与神秘。次句“回合虚无紫气重”,通过紫气缭绕,暗示了泰山的神圣气象。第三句“日出天门当汉畤”描绘了日出时分,天门洞开,仿佛连接着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富有历史感。
“云深御帐失秦松”则借古时帝王行宫的遗迹,表达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双崖石裂惊龙斗”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山崖间石缝如同龙争斗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壮观。而“四月桃开积雪封”则以春日桃花盛开反衬积雪未消,形成鲜明对比,寓意冬去春来,时光荏苒。
最后两句“辇道荒芜民力尽,相如禅草且从容”揭示了登山之路的荒凉,以及人民劳作的艰辛,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诗人施闰章以“相如禅草”自比,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然处世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泰山的雄浑与历史的沉淀。
休论尘世事,对影共吟哦。
卷帘空外长望,还欲问嫦娥。
照尽悲欢万古,便有阴晴圆缺,只是不销磨。
我欲乘风去,一笑定如何。徘徊处,霜露迸,冷偏多。
当头此夜,难得一掷恐轻过。
回首家山何处,同有离愁千斛,寂寞冷关河。
秉烛更重话,怕听唱骊歌。
风送馀寒,梦回宝髻匆匆挽。
新红嫩碧映阑干,乍听黄鹂啭。触我离怀一片。
又思量、浮沉鱼雁。关山苕递,人在天涯,寸心难展。
凭遍雕栏,临风几度添长叹。
黄姑闻道隔银河,更比银河远。惟祝龙腾虎鸾。
羾天衢、扶摇如愿。离鸿再合,嘉偶重逢,画堂欢忭。